香港教育正邁向以學生為本的多元化發展,學校如何通過關愛文化與創新課程提升學生潛能,備受關注。筆者近日訪問了聖公會聖馬太小學校長張敏聰、聖士提反堂中學校長麥偉麟,以及天主教新民書院校長吳華彪,3位校長分享了各自學校的特色策略與辦學理念何助力學生在快樂與自信中成長。
張敏聰校長介紹,聖公會聖馬太小學創校近150年,學校注重學習多樣性,針對本地、內地及非華語學生的不同需求,採取小班分組教學,尤其強化中英文能力。張校長分享,學校首創以桌遊教授不插電編程,從小一培養邏輯思維,學生更在機械人與無人機比賽中屢獲殊榮。
麥偉麟校長則聚焦中學階段的關愛文化,認為這是學生願意返校的關鍵。他介紹,聖士提反堂中學為中一、中二每班配備三位班主任,平均每位老師照顧10名學生,與家長保持緊密聯繫,深入了解學生需求。麥校長強調,關愛校園讓學生對學校產生歸屬感,從而減少行為問題。
吳華彪校長表示,天主教新民書院秉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規劃多元化課程。該校高中選修科目種類豐富,亦開設應用學習科目,包括健康護理實務、甜品及咖啡店營運等,切合不同學生的志向與興趣。吳校長特別指出,學校還透過「同樂日」等活動,例如師生籃球賽和射箭體驗,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深化對學校的歸屬感。
三位校長一致認為,關愛文化與創新課程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從小學的STEAM教育到中學的多元化選修與關愛支持,學校正以學生為中心,攜手家長為他們打造充滿可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