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公布科技自強及擴內需等「十五五」發展方向。(資料圖片)
美國威脅對中國商品額外徵100%關稅後,美股短短兩周便從10月10日低位反彈,並續創歷史新高,主因中美經貿團隊在吉隆坡談判中,對大豆採購、稀土、芬太尼及關稅暫停期限再延長等議題,達成初步共識,為兩國元首本周APEC會議締良好氣氛,有利股市。雖然預計貿易問題短期難徹底解決,但若中美能達成框架落實具體細節,疊加美企能配合交出較好季績、再參考歷史上11月為標指表現最好月份下,料美股或於今季續向上。
中國上季GDP按年升4.8%,首三季升5.2%,意味今季增速只須突破約4.5%較低門檻,便能實現5%全年目標增速。不過事實上,上季增速為去年第三季以來最慢,而最新「三頭馬車」數據表現分化,其中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放緩、首9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按年由升轉跌。相反工業生產及出口較強,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升6.5%,亮點為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的較強增長,而9月出口按年升8.3%,是自3月以來最高水平。
在數據反映的內地供需結構性矛盾下,料四中全會公布的科技自強及擴大內需等「十五五」發展方向,以及最近安排的5,000億元人民幣用於化解存量債務及擴大投資,將成經濟復甦可持續性關鍵。考慮到科技業將成未來5年政策重點,在長遠看好中國股市觀點下,料科技股能看高一線。
作者為FSMOne投資組合管理及研究部分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