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9-03-05 06:00:00

「非一般」的投資者

分享:

上周分享帶動股市走勢終極因素——企業盈利。雖然市場預期恒指整體盈利今年增約8.7%,但對於不相信股市最終會上升的投資者而言,筆者發現此類投資者有其共通點,質疑企業盈利預測準確性。

如市場料亞洲企業盈利今年將輕微倒退,中港股市企業盈利是否過於樂觀?8.7%增長會否被下調?對有投資者質疑企業盈利預測過於樂觀並不意外,因盈利預測往往是不準確。事實上,大部分投資者受外圍環境影響而變成受情緒主導(Sentiment Driven),分析員分析企業盈利時,往往亦因此變得過分悲觀或樂觀。每當股價大跌時,一般分析員會隨股價急瀉而下調盈利預測及目標價,故企業盈利預測於市況或周期轉向時必定出錯。


一般投資者只會隨波逐流,受相關氣氛影響而作出「高買低賣」錯誤決定。要成為「非一般」投資者,往往要走在市場之前(Ahead of the Curve)。假如投資者能把目光放遠,審視現時市場擔心的事件,如中美貿易戰等,並冷靜地分析最終能否達成協議,如答案是「肯定會」的話,此時此刻,在人人皆未變得完全樂觀之時,「非一般」的投資者,應該如何自處?   作者為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投資涉風險,本文不構成證券買賣招攬或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