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18-10-23 06:00:00

批鬥95後欠卡數 那買樓的人呢?

分享:
「95後」今年第二季人均拖欠卡數金額約1.42萬元。(資料圖片)

「95後」今年第二季人均拖欠卡數金額約1.42萬元。(資料圖片)

個人信貸評級機構環聯公布數據,顯示95後拖欠卡數人數約為3,094人,按年上升45%,他們的逾期還款亦按年增加約52%,至4,400萬元。人均拖欠金額由去年第二季約1.35萬元,上升至今年第二季約1.42萬元。然後,數據被演繹成過度消費,這班95後年輕人又成為被批鬥的對象。

身為非95後的90後,比起一面倒批評年輕朋友過度消費,我想更立體去解釋他們的消費行為。
 

美國經濟學家佛利民曾經提出恆常所得假說(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他指出,暫時性的收入改變,對消費支出行為只會有很小的影響,但是永久收入的改變,對消費支出行為則會有很大的影響。通俗來講,即係一個人搵幾多使幾多係整定嘅,長期來說,短期嘅消費行為模式就靠利率嘅高低決定,利率可以好多,可以係貼現窗率、可以係債券風險無風險利率,這兒講嘅利率係經濟學常用嘅利率概念。

利息嘅出現通常有兩個動機,第一個就係impatience to consume,另一個係opportunities to invest。喺一個低息環境嘅情況下,年輕人以較低嘅成本及時行樂,係一個理性嘅行為,因為佢哋長遠嘅消費行為,係由長期嘅預期工資所決定。

依家年輕人欠下嘅卡數都係約1.4萬元,一般大學生嘅月均工資都係差唔多呢一個數,如果你做紥鐵藍領,分分鐘收入更高。以往低息環境係鼓勵咗消費,同一時間亦都鼓勵咗資產主義,亦即係以低息換取資產膨脹嘅財富效應。

香港人過往幾年有一套信仰價值,就係透過買樓去致富,依家低息環境逆轉,利率正常化,玩法又唔同咗。這班95後及時行樂,平均欠卡數都係講緊幾萬蚊;你依家衝出去買樓,借錢按揭,用埋老竇老母錢,呢度講緊嘅都唔知係幾多個百萬元。呢一種買物業嘅行為,係將自己一生人嘅收入同埋父母半世人嘅收入押上,承擔嘅風險比起年輕人嘅卡數多唔知幾多倍。到底邊個唔理性,真係交俾讀者去判斷。當我哋用同一把尺去批鬥年輕人嘅時候,都要留意吓其實自己做緊嘅行為,係比年輕人做緊嘅更大風險。

消費嘅本質唔一定係邪惡,更加可以係推動經濟嘅重要動力。日本新一代無慾無求,過住佛系生活,大前研一叫呢個現象做低慾望社會。有一派人係覺得消費不足,令到日本經濟大不如前。呢一種講法同香港批鬥年輕人嘅講法可謂互相輝映,非常有趣。

說到底,即使老海鮮如何罵他們都不痛不癢,因為他們都是在Facebook和傳統媒體上大放厥詞。這班新一代年輕人,都不玩Facebook了,更何況傳統媒體平台。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