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大跌引發市場對日本央行會否干預匯市的揣測。(資料圖片)
自今年4月開始,日圓持續走軟,上星期曾觸及158,接近10個月低點。由於對日本財政狀況的擔憂及其極低利率政策,日圓持續承壓,市場人士高度警惕日本政府可能出手干預。
日本財務大臣片山皋月上周加強口頭干預,使日圓暫時獲得支撐。日本政府顧問相田卓司表示,日本可以積極干預匯市,以緩解日圓疲軟帶來的經濟影響。
儘管市場預期日本與其他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貨幣政策差距將會縮小,但日圓仍繼續下滑,自高市早苗於10月初成為首相以來,日圓已成為G10貨幣中表現最差的貨幣。
她對持續寬鬆政策的承諾,加上日本銀行(BoJ)再次推遲下一次加息的決定,日圓大幅貶值。套息交易倉位是其中一個因素,有利的條件鼓勵投資者借入日圓,為其他地方的高收益倉位提供資金,對貨幣造成額外的下行壓力。
去年也出現了類似的差距,並在貨幣干預、美國數據轉弱以及日本銀行意外加息後,隨著套息交易平倉而迅速收窄。目前的倉位並不像當時那麼極端,但仍可能是部分原因。
日本目前有小額財政盈餘,可以承擔一些寬鬆政策。雖然今年長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已顯著上升,但從絕對值來看仍然較低,特別是考慮到日本通脹終於似乎正在正常化。
從長期指標來看,有經濟學家認為日圓已變得嚴重低估。以實際貿易加權計算,日圓處於自1970年代以來的最弱點。日本的貿易條件在2021-22年能源衝擊期間急劇惡化,現已改善,經常賬戶已恢復大額盈餘。
根據經合組織的購買力平價(PPP)指標,日圓相對於美元的低估程度,約與自1970年代以來任何G10貨幣的低估程度相當。
不過,有意義的復甦需要足夠強大的催化劑來改變預期並平倉套息頭寸。干預可能提供暫時緩解,但如果沒有根本性變化,其影響將是有限的。更強大的觸發因素包括美國或全球經濟下滑,迫使廣泛貨幣寬鬆,或者日本銀行加速正常化,而其他央行繼續降息。
最近日圓大幅下跌引發了日本央行會否干預匯市,但美國銀行指出,當前的背景與過去的干預情況有著顯著不同。
這對貨幣組合已推升至157區間,接近之前觸發干預的水平。然而,美銀策略師山田秀介認為,市場動態和政治條件使得對干預風險的直接解讀變得複雜。
市場水平和波動性顯示在158-162區間的機會正在上升,價格行為已經高於之前干預的平均水平,而波動性(vol)正趨向歷史常態。
歷史上的干預不僅需要市場壓力,還需要明顯的公眾關注,而這一因素似乎已經減弱。
總體而言,雖然隨著日圓接近160水平,干預風險上升,但更大的風險是到達160至162卻沒有採取行動,那麼下一站便是168至170支持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