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星期在白宮發言指,希望將GLP-1類減肥藥售價降低至150美元,即為目前平均價格兩成左右。(資料圖片)
若論當今世界最能夠製造金融市場動盪的人,定必非美國總統特朗普莫屬。美國目前面對內憂外患,聯邦政府持續停擺,加上中美貿易矛盾持續情況下,又再「特」製一個震撼彈。
特朗普上星期在白宮發言指,他希望將GLP-1類減肥藥(如Ozempic和Zepbound)的每月用藥售價降低至150美元,即為目前平均價格兩成左右。
特朗普發言指:「在倫敦,你能以130美元買到某種藥,甚至更低……一個月前是88美元。而在紐約,你卻要付1300美元。」他承諾將紐約價降至150美元,「他們付150美元,我們也付150美元。」當記者追問具體藥物時,他直指「Ozempic或其他減脂藥」。
上述言論引發市場恐慌,Eli Lilly(LLY)和Novo Nordisk(NVO)股價當日分別下跌2%和3%,依賴複方替代品的Hims & Hers Health(HIMS)更暴跌逾15%。
雖然醫保與醫療補助中心署長Mehmet Oz立即澄清,政府尚未與藥廠達成GLP-1降價協議,並表示正逐步推出談判,Ozempic等藥物降價行動尚未啟動,但投資者已聞風而動。這一事件不僅延續特朗普的「最惠國」(MFN)定價政策,還暴露GLP-1市場隱憂。
此外,特朗普政府已向17家大型美藥企發函,要求對齊發達國家藥價;Pfizer和AstraZeneca已簽約,但GLP-1巨頭尚未跟進。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最新調查顯示,僅五分之一大型雇主提供GLP-1減重覆蓋,其中三分之二稱高價已「顯著」衝擊處方藥支出。LLY和NVO直銷折扣版為500美元/月,仍遠高於HIMS複方價。若上述成真,將直接跟複方製藥廠競爭?
在2025年GLP-1市場規模預計約700億美元的背景下,特朗普的MFN倡議如當頭棒喝。LLY和NVO作為上述藥品主要生產商,Ozempic/Wegovy及Mounjaro/Zepbound銷售貢獻逾500億美元,但美國佔其營收40%,定價壓力直擊要害。
從公司基本面分析,Novo Nordisk首當其衝。公司上半年semaglutide銷售增長18%,糖尿病及肥胖業務營收達215億美元,總營收增長18%,淨利率35%,歐洲市佔率逾50%。但美國供應短缺緩解、中國仿製藥物湧現,如上特朗普風暴,股價波動加劇。
Wegovy產能擴張投資90億美元本是利好,卻恐因價格上限失效。Eli Lilly雖憑雙靶tirzepatide領先,減重率22%,上半年tirzepatide銷售147億美元,總營收283億美元,年增41%,毛利率78%,但Zepbound供應僅70%,黑市氾濫已成隱患,預計2026年Hers業務10億美元收入目標岌岌可危。
根據Kaiser調查數據,2024年調查趨勢顯示,200人以上企業中僅18%覆蓋GLP-1減重,5000人以上大型企覆蓋率僅36%(64%拒絕);其中53%附加條件,如先見營養師(24%)或參與減重(18%)。33%大型企預計GLP-1將「顯著」衝擊藥費,44%視覆蓋為員工滿意關鍵。
此外,這種糖尿病人藥物,用作減肥用途,亦不是完全沒有副作用,例如有機會出現肌肉流失,引發FDA召回增加20%;專利2032年到期,併購潮已湧(GLP-1交易逾500億美元)。
總的來說,特朗普定價風暴雖未落地,卻加速GLP-1從熱潮轉向理性。對港股投資者,除了要留意上述兩大約期股價顯示波動風險,HIMS沽售壓力或有機會持續,內地市場同類型GLP-1製藥股,雖然市場不同,但或多或少心理上也有一定程度影響,股價短線受壓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