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古德六十多年來,一直是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理性和關懷的代言人。(網上圖片)
在現代科學界,幾乎沒有人像珍古德(Jane Goodall)一樣,贏得如此廣泛的敬仰與欽佩。六十多年來,她一直是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理性和關懷的代言人。自1960年起,珍古德在貢貝溪國家公園(Gombe Stream National Park)進行的靈長類動物學開創性研究,重新定義了人們對黑猩猩的認知。她發現黑猩猩不僅懂得使用工具、還展現出複雜的社會行為與情感聯繫,打破了人們與動物之間長久以來的界線。這些發現不僅推動了科學的進步,也啟發了全球的保育運動。
今年10月,珍古德以91歲高齡辭世,引發全球對其科學貢獻以及環境與經濟影響的深刻反思。她的倡導使坦桑尼亞旅遊業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典範。通過將黑猩猩人性化並講述牠們的故事,吸引生態旅遊者到訪貢貝溪(Gombe)與基戈馬(Kigoma),並透過導遊帶領的徒步旅行、文化交流和社區旅遊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遊客數目從1983年的5.4萬人次激增至2022年的150萬人次,外匯收入則從1,281萬美元增長至25億美元。透過珍古德研究所(Jane Goodall Institute),她推動永續農業、小額信貸與公共衛生計劃,印證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
農業雖然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卻也是森林砍伐和物種棲息地流失的主因之一,特別對黑猩猩等物種而言更是如此。農業一直是文明的支柱,至今仍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它保障糧食安全,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並有助於穩定物價,這對國家韌性至關重要。農業為數百萬人提供生計,支撐著運輸和食品加工等產業,並對GDP有著巨大貢獻。
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人類常常為了擴張農業而犧牲了大自然。這種模式必須改變。當代的農業已不再是低科技、低增長的領域。反之,農業已發展成為創新的樞紐。人工智能、物聯網(IoT)與區塊鏈等技術正革新作物管理與供應鏈。再生農業實踐能夠恢復土壤健康並減少碳排放,而垂直耕種(vertical farming)和可控環境農業(controlled environment agriculture)則為日益增長的都市人口,提供了可持續的糧食的解決方案。
據世界經濟論壇預測,向「自然正向經濟」轉型,可在2030年前為社會創造10.1萬億美元的商業價值。同時,全球食品與農業市場預計在2050年可達到10萬億美元。這些數據揭示了一個新共識:未來的生產力和地球健康將不再相互衝突。我們必須學會在生產的同時保護環境。人類必須將自己視為地球的守護者,而不僅僅是消費者。
在緬懷珍古德的遺澤時,我們必須緊記,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育必須並肩而行。透過對農業負責任的投資,各國將能確保糧食安全、創造就業機會,並為後代守護永續的環境。
由此可見,珍古德的影響力遠及非洲之外。作為堅毅不屈的氣候行動倡導者,她經常警告「在資源有限的星球上追求無限的經濟發展」是一個瘋狂的想法。在COP28等全球論壇上,她積極呼籲增加對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的氣候融資。她強調必須將資金直接投入當地社區和原住民,儘管他們保護著全球80%以上的生物多樣性,卻只獲得不足1%的氣候相關資金。她的願景將道德投資與綠色創新相連,從植樹到可再生能源的微電網,證明真正繁榮,必須植根於生態的責任。
珍古德的辭世,重新點燃了世人對可持續投資與氣候意識商業模式的重視。如今,許多企業領袖紛紛以她為典範,說明經濟增長與環境健康是密不可分的。這項原則尤其適用於農業領域,因農業正是維繫人類生存並塑造經濟的重要元素。
珍古德最偉大的貢獻,在於她深諳洞見了保護大自然與提升人類福祉實為一體。她的研究,揭示了動物社會的複雜性,而她的倡議,則證明了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繁榮的共存關係。面對日益加劇的氣候挑戰,珍古德所秉持的願景——以關懷之心攜手共建人類與地球的和諧未來——仍是引領我們邁向真正永續與繁榮未來的明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