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08-15 04:29:43
日報

當理髮師遇上人工智能

分享:
AI 人工智能

研究顯示,知識型工作及溝通導向職業對AI適用性最高;體力勞動或操作機械的職業則最低。(資料圖片)

人工智能革命將如何影響理髮師的工資?

幾個月前,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公開預測,人工智能年代最好的醫療諮詢和教學都是免費的,未來10年人工智能將完全取代醫生和老師。我不同意,於是寫了《蓋茨錯了,人工智能不會取代教師》一文,解釋蓋茨的預測漠視了現實世界中教師公會的政治力量和教師作為灌輸意識形態的政治作用。最近,微軟研究更發表了一項名為《Working with AI:Measuring the Occupational Implications of Generative AI》的研究報告,分析了20萬Microsoft Bing Copilot使用者與AI的對話,並將對話分為「使用者目標」(使用者尋求AI協助的任務,例如蒐集資訊、寫作)和「AI行動」(AI本身執行的任務,例如提供資訊、教學、諮詢與輔導)。基於這對話數據的分類,研究計算各職業的「AI適用性分數」,再考量任務成功率、影響範圍與頻率。

adblk5

研究結果顯示,知識型工作及溝通導向職業(例如口譯員與筆譯員、歷史學家、乘客服務員、服務銷售代表、作家與作者等)的適用性最高,而體力勞動或操作機械的職業(例如挖掘機操作員、橋梁與水閘看守員、水處理廠與系統操作員、鑄造模具與芯製作者、鐵軌鋪設與維護設備操作員等)的適用性最低。前者,生成式AI(如LLM)擅長處理資訊蒐集、寫作和提供建議,與這些職業的重點活動高度重疊;後者,生成式AI無法直接執行強調物理互動、機械操作或醫療護理等工作,因此人工智能對體力職業影響有限。

再一次,這不單純是個技術問題。經濟學者鮑莫爾(William Baumol)的「成本病」(cost disease)概念,解釋為何某些勞動密集型行業的成本上升速度高於其他行業:不同行業的生產力提升差異導致「停滯」行業成本上升,為了吸引和保留工人,這些停滯行業的工資必須隨著由進步行業驅動的整體經濟工資增長而上升,導致成本和價格在無效率提升之下上漲。太陽底下無新事,理髮師是個「停滯行業」的典型例子。舉一反三,屬於AI適用性極低的理髮師,Grok有以下分析:「在人工智能驅動的經濟中,理髮師的工資可能因競爭需要而上升,即使其生產力幾乎不變,導致消費者成本增加。這與鮑莫爾關於停滯行業工資上升的預測一致,可能加劇個人服務業的通脹。」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