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07-04 04:29:49
日報

舖租困局與地產商債務危機

分享:
租金 舖租

租金是物業估值重要參考,減租會令物業即時減值,或因此引發銀行call loan。(資料圖片)

家住大角咀,當初搬進來時,外出吃頓便飯都是樂事,因為整區遍布食肆,當中更不乏名店,一落街就能享用美食。遺憾的是,只是十多年光景,不少食肆因生意大不如前而結業離場。雖然不時仍有新店進駐,但都是主打民生消費類居多,例如中式飽點、兩餸飯、米線和茶餐廳之類,昔日百家爭鳴之盛況早已不復見。

與朋友談起,不少地區也出現類似情況。好些優質食肆更是因為業主不肯減租而無奈結業。前特首梁振英最近也作出呼籲,認為本地業主寧願丟空舖位也不肯減租,此做法並不可取。

說到底,業主害怕銀行「call loan」,特別是那些較為進取的,早年見市況旺盛,因而利用高槓桿借下大筆資金用作物業投資。租金是物業估值的重要參考因素,減租會令物業即時減值。當物業用作抵押貸款,銀行為了降低違約風險,就有機會要求業主補差額或提早償還部分貸款。所以好些業主寧願丟空也不肯減租。當然,此舉只是掩耳盜鈴,沒有租金收入還不上貸款,物業最終也會淪為銀主盤,這不是飲鴆止渴嗎?

因債務關係,最近有兩間本地地產商成為市場焦點,分別是新世界發展(017)和英皇國際(163)。前者受巨債困擾,早前更延遲支付永續債利息,不過近日已獲得銀行就882億元再融資,解決債務危機已現曙光。其實新世界的業績不算太差,雖然於2024/25年度上半年收入下跌1.6%,至167.89億元,而且更錄得66.33億元股東應佔虧損,但撇除物業公允值下跌的影響,核心經營溢利仍有44.164億元,至少有利可圖。

adblk6

至於英皇國際就比較麻煩。於2024/25年度,受惠於一手住宅物業銷售回暖,集團旗下兩個樓盤的銷售理想,物業發展收入急升352.3%,至6.41億元。不過,扣除各項成本後錄得2.46億元虧損,加上持作出售之物業和發展中物業合共須撇減5.15億元,此業務埋單計數出現7.61億元虧損。

物業租賃業務情況好一些,去年度收入減少11.6%,至7.35億元,扣除經營成本後錄得5.95億元營利。不過,由於要為投資物業進行15.41億元資產減值,結果此業務出現9.46億元虧損。總體來說,儘管去年度總收入升41.5%,至13.76億元,持續經營業務卻出現23.21億元虧損,就算撇除投資物業公允價值變動,去年度仍要虧蝕7.81億元。

可謂禍不單行,核數師在審計報告中披露,英皇的166.05億元銀行貸款「已經逾期及/或違反貸款協議的若干條款」,銀行可能隨時「call loan」,繼而影響集團的持續經營能力,因此核數師就去年度對財報不發表意見。持續經營是編製財報的重要基礎之一,核數師憂慮銀行落雨收遮,加上銀行貸款因違約而全數被歸類為流動負債,令集團出現130.82億元流動負債淨額,技術上須要不發表意見。

值得留意,根據財務披露,目前集團用作銀行融資抵押的資產帳面值有311.86億元,佔總資產的83.4%。可以想像得到,倘若本地物業價值再往下調,必為再融資增添壓力。上市公司尚且如此,其他地產業主的處境有幾艱難可想而知。

adblk7

一個假設性問題,如果目前工商舖的物業價值真的靠業主們不肯減租來支撐,倘若租金最終按市場實際情況而下調,將會有多少業主撐不住、繼而影響本地銀行借貸質素?由於缺乏資料無法統計,但願是杞人憂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