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明康德短期可能因TIDES業務的擴張和生產能力的提升,帶來明顯的收入增加。(資料圖片)
藥明康德(2359)主要業務包括小分子合同開發和製造(CDMO)、TIDES(多肽和寡核苷酸)以及為全球生物藥品企業,提供一條龍開發及生產服務。小分子業務在集團的營收中佔比約為46%,而TIDES產品則貢獻約23%。集團的亮點在於其龐大的GLP-1產品組合,尤其是Orforglipron和Tirzepatide等創新的治療藥物,這些產品在減肥和糖尿病治療中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潛力。另外,集團可以受惠於GLP-1類藥物的持續需求增長,而短期內則可能因TIDES業務的擴張和生產能力的提升,帶來明顯的收入增加。至於長線來看,政策支持和生物技術融資環境的改善將進一步促進其業務發展。
由於全球生物藥品行業正處於上行周期,特別是在生物技術和新藥研發領域。隨著創新藥物的推出和市場需求的增加,特別是GLP-1類藥物,行業前景樂觀。雖然行業的競爭仍然激烈,尤其是來自其他CDMO和生物製藥公司的挑戰仍然巨大,不過,藥明康德仍然在小分子和TIDES市場上占有優勢,尤其是集團在過去幾年大力行人力資源、原材料和研發投入,令到集團在行業中有較明顯的優勢。
而藥明康德在GLP-1類藥物市場的強勁表現是多數分析師所看好的主要因素。Orforglipron的臨床數據顯示出其卓越的療效,預示著口服GLP-1藥物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隨著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數量的上升,這類產品的需求預計將顯著提升,將可以為公司帶來穩定的營收增長。多肽和寡核苷酸市場的快速增長也受到廣泛認可。藥明康德在TIDES業務上的強勁表現,特別是訂單量的顯著增長,表明公司在生物製藥領域的競爭力正在提升。隨著該市場需求不斷上升,藥明康德的TIDES業務預計更會成為未來增長的重要驅動力。至於集團持續在創新藥物的研發上投入資源,並且多個新產品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這一策略不僅鞏固了公司的市場地位,還提高了未來產品上市的潛力。政府對生物技術行業的支持政策也為藥明康德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藥明康德剛公布截至6月止的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207.99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20.6%。上半年,毛利91.12億元,上升36%;毛利率43.8%,提升4.9個百分點,主要受惠生產工藝持續優化以及臨床後期和商業化項目增長帶來的產能效率不斷提升。至於純利為82.87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95.5%,每股盈利2.92元人民幣,管理層建議中期息每10股派3.5元人民幣。業績反映集團在上半年有較強勁的業務改善,對吸引投資者作長線持有帶來正面的支持作用。
股價自2021年7月由高位184.57元持續回落,最低曾跌至去年7月最低位26.07元水平後出現反彈,股價在持續反彈下,已升返100元水平,與2023年10月份高位101.17元看齊,若果股價能成功升破該阻力的話,股價可以按2023年開始形成的跌浪總跌幅的1.618倍作為反彈目標,股價上望145元。不過,在升抵目標走勢後,或會先以105元作為反彈目標。投資者可以在102元買入,上望145元,只要股價未有失守95元,暫時毋須沽出止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