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11-21 04:29:42
日報

諉過於人,大家樂精神?

分享:
大家樂

大家樂盈警,預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將大跌65%至70%。(資料圖片)

每當上市公司公布業績等相關事宜,大家傾向「照單全收」,還是抱著「合理懷疑」的態度來看待?瓜瓜偏向後者,如果情況許可,還會找客觀證據去確認。例如前稱縱橫遊的飛道旅遊科技(8069),上星期發出盈利警告,預計今年上半年度虧損淨額將增加550%。以2024年上半年度虧損淨額58.8萬元計算,今年上半年度的虧損將大增至382.2萬元。

虧損那麼多,管理層解釋是「日本漫畫家預言今年7月在日本全國發生大規模地震,引發遊客恐慌」,導致收入和毛利大幅下滑。現在資訊發達,要驗證一點也不困難。翻查2025年4月至9月(即是飛道旅遊的會計期間)日本入境旅客人數統計,香港旅客大跌13%至117.5萬人次。飛道旅遊的出境旅遊業務以日本為主,7至8月更是暑假旺季,難怪對公司業績的影響那麼大。

國泰航空(293)也用過相同理由。早前公布今年上半年度業績時曾指出,受地震傳言影響,旗下香港快運轉盈為虧,由去年上半年錄得6,600萬元稅前盈利,變成今年上半年5.24億元稅前虧損。翻查其會計期間(2025年1月至6月)的香港旅客入境日本的人數統計,期內只輕微錄得0.4%跌幅。由於會計截數日剛好在暑假旺季之前,最壞情況還未浮現,由此推斷今年下半年的表現可能更差,同時反映香港快運對日本航線的依賴。

無獨有偶,大家樂(341)本月初發出盈警,預告今年上半年度收入將錄得中單位數跌幅,期內股東應佔溢利更將大跌65%至70%。盈利跌幅那麼大,估計是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影響最大。不過,收入錄得下跌卻令人失望。等等,香港食肆市道慘淡人人皆知,管理層也解釋是「消費模式轉變及行業調整」、「香港及中國內地餐飲市場的消費氣氛低迷」、「香港居民外遊消費常態化」等所致,收入下跌不是很合理嗎?有趣的是,原來眼見未必是事實。

adblk6

看看政府統計處的統計數據,今年第二季和第三季(即大家樂會計期間)的食肆收益升0.2%至537.51億元,其中快餐店類別的收益更升1.2%至127.79億元。換句話說,行業平均比大家樂做得好。還不相信?那就看看太興集團(6811)的業績,今年上半年收入升6.2%至17.12億元,其中港澳地區的收入升10.4%至15.79億元。看看同期的食肆收益(即2025年第一季至第二季)只微升0.1%至551.31億元,其所在的中式餐館類別更下跌4.3%至189.57億元。反映太興做得比市場平均為佳。

從統計數據看,今年首3季,非中式餐館、快餐店和酒吧等類別的收益皆錄得升幅,證明香港餐飲不是沒有得做,問題如何去做才能迎合市場。純粹個人意見,大家樂是快餐店,應走薄利多銷路線,出餐要快,餐牌價錢要平。有趣的是,他們的價錢卻媲美茶餐廳。瓜瓜住處附近,正好同時有大家樂和太興的分店,每次路過必定選後者。無他,簡單如一份早餐,撇開口味這種主觀感覺不說,客觀地去比較,兩者價錢和出餐速度差不多,但後者不用自己捧餐和霸位,食物分量也略多,你會如何選?

一味歸咎大環境轉變,不肯承認自身的不足,這才是大家樂盈利倒退的真正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