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21-03-08 04:30:00
日報

謠言始於禁者

分享:
網上的#PublishingPaidMe運動,不少作者把出版商付予的首期數字公諸於世 。    (資料圖片)

網上的#PublishingPaidMe運動,不少作者把出版商付予的首期數字公諸於世 。 (資料圖片)

上年中,一名屢獲殊榮的黑人女作家Jesmyn Ward在Twitter投訴,即使兩度獲得National Book Awards後,出版社付她的首期仍只相當於不少初出文壇作家的數目;差不多同一時間,另一位白人女作家Lydia Kiesling表示她的處女作收到20萬美元首期,並指很多與她相比賣書更多的有色人種作家並沒有她那般幸運。一石激起千重浪,不少作者參與了網上的#PublishingPaidMe運動,把出版商付予的首期數字公諸於世,後來《紐約時報》更利用這數據大造文章,指在數據裏有122個作家曾在出版前收過超過10萬美元首期,當中有超過一半(78個)是白人,黑人只有7個,暗示黑人在出版界受盡歧視。 
 

可是,我在網上下載了有關數據,發現數據裡的白人作家其實本身就佔絕大多數,所以高薪作家中白人佔多數並不代表有種族歧視。另外,我分析過數據,發現黑人作家獲得的首期其實比白人要高出一截! 


互聯網令資訊爆棚,到底是好是壞?一方面,所謂真理愈辯愈明,資訊愈多,理論上大家距離真相應該愈接近;但另一方面,近年假新聞愈見氾濫,就算是西方主流媒體的報道也不一定經得起Fact Check的考驗。 
從供求的角度看,現今世界謠言不絕其實不難理解。 

Ad Block


一方面,互聯網普及令製造和散播謠言的成本下降,平權戰士在Twitter分享《紐約時報》的「同工不同酬」報道,或小粉紅在Facebook上說新冠肺炎疫情源自美國軍人,基本上都不用成本,變相令謠言供應大增。前輩雷鼎鳴早前在友報的文章指「謠言的政治效益可以很大,而且發放出去,成本甚低,也不易被人捉到加以懲罰,所以沒有道德的人會樂此不疲。」我在一定程度上同意這個觀點。 


另一方面,前輩沒有提到的是,在數碼監控和言論控制愈見成熟的國度,大眾對謠言的需求可以是有增無減。試想一下,特區政府對831當日的CCTV是否公諸於世一度顧左右而言他,中央政府對採訪新疆的記者亦一直諸多阻撓,引用建制派朋友「沒犯法,怕甚麼國安法」的邏輯,即使831當日沒有死人,即使新疆沒有種族滅絕,大家難免會對831死人和新疆種族滅絕的謠言信之不疑。比起質疑謠言是否止於智者,我更相信謠言是始於禁者。起碼在資訊還算自由的情況下,我可以利用#PublishingPaidMe運動得來的數據,撰寫論文來反駁《紐約時報》的假新聞吧。 

Ad Block


作者為維克森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逢周一、三、五刊出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