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永順街招標吸引多達9家財團入標,包括多間本地龍頭及中資發展商,反映資本對香港中長線前景仍具興趣。(資料圖片)
本財年香港住宅賣地市場出現明顯回暖跡象,多幅官地以高於市場估值上限成交,成為樓市信心修復的重要指標。 其中,荃灣永順街住宅地近日由華懋集團以24.75億元投得,樓面呎價約5,692元,較估值上限高約兩成半;屯門海珠路住宅地則由信和置業(083)以10.89億元投得,呎價3,860元,比估值頂價高近四成。在發展商過去一度傾向保守投標的背景下,這類積極出價反映主流財團對後市已由防守轉向審慎進取。
是次復甦,首先建基於政府賣地策略的「對症下藥」。政府近年採取「一季一地」的推售節奏,避免在需求仍在修復期間一次過推售多幅大型地皮,減低對市場資金及風險承擔能力的壓力。以即將推出的九龍佐敦谷彩興路住宅地為例,預計提供約570伙,屬中小型地段,位處成熟住宅區,鄰近港鐵站及多所大專院校,具備穩定自住及租賃需求,地積適中,與現時市場承接力相匹配。
地盤即使需預留部分樓面作社福設施,但同時享有地面停車場樓面全數豁免,減省建造成本及工期,提升項目回報的可預測性,增加發展商入標意欲。展望未來供應層面,政府維持審慎而有節奏的推地策略,有助鞏固市場信心。在去庫存進程仍在進行之際,以「一季一地」方式逐步釋放中小型優質地皮,可配合市場吸納能力,同時為未來2至4年的新盤供應作好鋪排。
其次,住宅市道本身已自谷底回升,為賣地市場提供需求基礎。 過去數年樓市經歷明顯調整,2022至2024年間樓價累計下跌,一手及二手成交均大幅收縮;然而至2024年起,隨著樓市「撤辣」及人才輸入政策見效,一手銷情轉趨活躍,多個新盤連月錄得過千宗成交,庫存單位及樓花量持續回落。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2025年首三季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年扭轉跌勢,累計錄得升幅,一改過去兩年的下行格局;租金指數亦持續向上,反映住屋實際使用需求穩健。 在樓價企穩、成交回升的環境下,發展商對未來銷售步伐及現金流更有把握,因此願意在買地階段作出較進取定價。
第三個推動力來自環球利率見頂回落,融資成本壓力顯著紓緩。美國聯儲局自2024年第四季起啟動減息周期,至2025年已累計減息約1.5厘,聯邦基金利率由高位逐步回落,市場普遍預期未來一年仍有進一步下調空間。香港銀行體系相繼下調最優惠利率,新造按揭平均利率由2024年中逾4厘回落至2025年初約3.5厘水平,供樓負擔明顯減輕。對發展商而言,銀行融資成本下降、發債及項目貸款條件改善,加上潛在買家按揭壓力減輕,有利提升整體投資回報計算,自然帶動賣地市場投標氣氛回暖。
展望賣地市場的回暖,釋出住宅房地產價格調整觸底的市場信號,其有望外溢至其他土地板塊,帶動整體房地產投資氣氛。荃灣永順街招標吸引多達9家財團入標,包括多間本地龍頭及中資發展商,反映資本對香港中長線前景仍具興趣,未來有機會進一步延伸至綜合商住、鐵路上蓋及以至北部都會區等大型規劃類別的土地,為整體房地產長遠健康發展建立基礎。
高力香港估價及諮詢服務高級董事及融資評估主管侯志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