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7-12-12 06:00:00

老師社工相關訓練少 腦癇兒童 常被誤判頑皮

分享:
楊穎欣(左)建議教育局應更新指引,協助老師了解腦癇症學生的需要。

楊穎欣(左)建議教育局應更新指引,協助老師了解腦癇症學生的需要。

腦癇症是一種常見的小兒腦神經系統疾病,由於腦癇症兒童發作時會出現失神、目光呆滯或大哭大笑等症狀,容易被誤會是「唔聽話」,加上公眾對此疾病的認識較少,令患者飽受歧視。香港腦癇學會最近一項調查顯示,本港老師及社工甚少接受與腦癇症有關的訓練,而且對於接觸腦癇症兒童的經驗較少,缺乏相關訓練,認知不足。


現年21歲Arthur(圖中)於3歲時確診腦癇症,病發最頻密時,每周會發病1至2次,每一個月更會有一次嚴重發作需要入院。自從服藥後,Arthur曾因藥物影響而難以集中精神,而且感到非常疲倦及頭暈,令老師誤以為他上堂睡覺。他曾試過因藥物副作用影響而無法完成功課,卻反老師指責是「找借口」。另外,其社交生活亦受到影響,中學時Arthur經常感到自卑,又不敢向朋友透過病情,僅說自己是血糖低及壓力大。直至升讀大學後,其病情有所好轉,現時醫生已慢慢為他減藥。


香港腦癇學會會長、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楊穎欣表示,腦癇症又俗稱「發羊吊」及「癲癇症」,可分為全面性發作及局灶性發作。前者發作時,患者會短暫失去知覺、全身或雙側肌肉出現有節奏性的抽動及肌肉突然放鬆跌在地上。而局灶性發作時患者會在清醒情況下,只有面部、手部或腿部抽搐、目光呆滯及不理別人、無意識地重複咀嚼或搓手及大哭大笑等。她表示,腦癇症患者需長期服食抗腦癇藥,現時抗腦癇藥物相當有效,大部分患者只須服食一種藥物,少數患者或須服用2至3種藥物;有些藥物有輕微副作用,通常在調校適當的分量後便會消失。

Ad Block


為了解本港老師及社工對腦癇症的認識,該學會委託香港復康會研究及倡議中心早前共訪問421名老師及社工,結果顯示,約六成老師沒有接觸腦癇症學生的經驗,近八成人的工作機構沒有提供有關處理腦癇症發作的指引;約七成社工曾為患有腦癇症的人士直接提供服務,近九成人沒有接受正式與腦癇症有關的訓練。楊穎欣建議,教育局應更新《認識及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教師指引》,讓老師了解腦癇症與特殊學習需要的關係,及如何處理腦癇發作的學生。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