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9-04-24 06:00:00

非典型冠心病發 大腿痛都關事

分享:
老年人體虛,較容易患上「胸痹心痛」。

老年人體虛,較容易患上「胸痹心痛」。

昔日冠心病多在老人身上出現,但隨著社會愈見富裕,市民飲食轉趨大魚大肉,加上因工作繁忙而缺乏運動及增加壓力,導致有年輕化跡象,45歲或以下的患者數目有所增加。若然患者年齡老邁,或是出現典型症狀如心絞痛,當然很快就聯想到與心臟病發有關,得以盡快求醫。但如果徵兆不明顯,或是痛楚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例如頸、膊頭、下顎等,甚至是距心臟更遙遠的大腿,很易會忽視問題。


假如確診症狀由冠心病而起,就要按病情狀況而決定治療方式。現時通波仔手術已十分成熟,近年更有許多新技術配合,可增加診斷及治療成功率,減少術後復發風險。

患者接受治療後,要在生活上減低復發誘因,例如煙民必須戒煙。

患者接受治療後,要在生活上減低復發誘因,例如煙民必須戒煙。

心臟雖然位於左胸,但痛覺神經線可至貫穿腿部,引致腳痛。

心臟雖然位於左胸,但痛覺神經線可至貫穿腿部,引致腳痛。

痛楚轉移
冠心病發時,不一定出現胸口痛或心悸等典型症狀,因為心臟可與身體其他器官或部位所屬的痛覺神經連接,故有「痛楚轉移」的症狀出現。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心臟科專科醫生郭應龍指出,曾經有個案例是一位男士的右大腿忽然疼痛,輾轉之下轉介至心臟科,方知原來是心臟病發作,「雖然心臟位於左胸,但痛覺神經線貫穿腿部,從而誘發左邊腳痛。」他指此個案雖屬罕見案例,但心臟病發確可造成痛楚轉移到其他部位。另外,即使是典型胸口翳痛,但不少患者亦會誤以為胃痛,可見一般人難以分辨疼痛來源。他建議市民只要身體任何地方出現問題,就應找醫生了解病源。

如想知道身體症狀是否與心臟病發有關,郭應龍表示最關鍵是辨清症狀的發作時機。「有患者反映,在平地步行不覺有異,但每次行樓梯至第十級時就感到胸口痛楚,休息過後能夠回復正常,可見痛楚的發生與運動量有關;患者進行相關檢查後,果然找出冠心病。」此外若然不明痛楚長達幾分鐘,或之前從沒試過這種痛感,加上有呼吸困難、流汗或頭暈等徵狀,而且年紀較年長、有高風險因素如經常吸煙飲酒或家族的心臟病史等,都應視作急症而立即求醫,慎防是急性冠心病發作。


冠心病成因新解
傳統冠心病治療著重打通和擴張血管,令血液恢復流動,其實是治標不治本。一直以來,九成心血管閉塞個案與血管病變引起粥樣硬化有關,醫學界理解冠心病的成因,乃認為血管阻塞以致血液不能流通所致。但郭應龍表示,近年愈來愈多新研究發現,炎症可以誘發粥樣硬化,或許這才是病發主因。「現時對冠心病治療的研究,已偏向處理炎症,目前有新藥可具消炎功效,能減低冠心病發病率及死亡率。不過新藥尚在研究階段,或要10年後才可廣泛應用。」此外,以往醫學界認為高膽固醇是導致血管病變的重要原因,但有新研究指80至90歲的冠心病患者,高膽固醇成因只佔50%,可見仍有其他因素影響病情。「有說骨髓退化與炎症及冠心病之關係,仍在研究當中。」郭應龍補充。

無論成因如何,冠心病愈早治療效果愈佳,否則到了中風、心臟病發以致心衰竭等地步,就後悔莫及。郭應龍表示,患者確診後如果病況比較輕微,可先以藥物治療,如服抗血小板藥加降膽固醇藥。「當然,患者亦需減低其他風險誘因,例如戒煙戒酒、多做運動及保持飲食均衡。」


手術治療新趨勢
如病情屬中度,情況許可下就要作通波仔手術,把氣球連同冠狀動脈支架一同塞進動脈,撐開收窄的血管。搭橋手術乃為病情嚴重者而設,不過因為復康時間需時4至6個月,而且開胸手術引致中風風險比通波仔高,病人普遍不主張承受中風風險,而傾向選擇通波仔。幸好有不少新技術面世,增加診斷準確度及治療成功率,因此昔日只可接受搭橋手術的個案,今時今日都可改以通波仔治療。「手術目的是預防日後復發,因此術前必須預備好安放支架的位置。」

郭應龍指出,左主幹動脈負責50%至70%心臟肌肉的血液供應,栓塞的話後果嚴重。「以往左主幹阻塞的患者只能立即進行搭橋手術,現在則可利用血管內超音波(IVUS),以高解像度檢視左主幹的病情,找出哪個位置出現粥樣硬化,就能決定最適切的支架數量和位置,減低復發風險。」另一種新技術冠狀動脈內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則能更清晰觀察血管內壁的粥樣硬化情況,有助分辨不同類型的粥樣硬化並制訂最適切的治療方案。

如果遇上血管鈣化(等同硬化),郭應龍醫生表示可利用冠狀動脈腔內旋磨術(Rotablation)或衝擊波碎石技術(Shockwave),鑽開粥樣斑塊,就像礦工鑿開通道,或再配合激光技術(Laser)打通纖維化阻塞,便可植入支架,撐開動脈。除了手術儀器,通波仔支架日益改良,例如使用較新的可溶解或無聚合物藥物塗層支架,可減少血管再塞風險。郭應龍提到,並非每個血管栓塞的患者都必然要通波仔,如果本身血管較粗,即使栓塞達50%,仍可讓血流通過。因此,患者可先接受血流壓力差測量(FFR)檢查,以0.014吋直徑的鋼絲插入血管量度遠端與近端的血管內血壓,便可了解血流是否足夠,能更有效評估患者是否需要手術。

雖然診斷和治療方法都各有進步,不過郭應龍醫生提醒,最重要的是市民懂得注意身體,一旦出現症狀就應立刻求醫,以減低治療難度。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心臟科專科 郭應龍醫生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心臟科專科 郭應龍醫生

筆尖所指是心臟左主幹,負責50至70%心臟肌肉血液供應。

筆尖所指是心臟左主幹,負責50至70%心臟肌肉血液供應。

冠心病可令血管栓塞,因此傳統治療目標乃打通和擴張血管。

冠心病可令血管栓塞,因此傳統治療目標乃打通和擴張血管。

「胸痹心痛」成因多重性
隨都市人生活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冠心病患者愈見年輕化,中醫學冠心病上稱為「心悸」、「胸痹」、「瘀血心痛」、「真心痛」等,當中較通用是「胸痹心痛」。註冊中醫師趙仕祥指出,「胸痹心痛」病理較為複雜,可以由多重病因誘發,所以不可輕率斷症,要多了解病人的狀況,才能對症下藥。


老人體虛發病
西醫角度冠心病都是以老年人患者佔多,中醫角度看年老體虛,腎氣漸衰,例如腎陽虛衰,則不能鼓動五臟之陽氣,可致心氣不足或胸陽不振,陽氣虧虛,無力推動氣血之運行,以致氣鬱血阻,氣阻血瘀,心脈閉阻,以致胸痹及腎陰虧虛,元陰不能滋養五臟,以致心陰內耗,陽虛不能助陽,心陽不振使氣血運行不暢,也可以發為胸痹。此外,遇上寒邪內侵,胸陽不振或素體陽虛,胸陽不足,致陰寒之邪乘虛侵襲,引發寒凝氣滯亦會引起胸痺。


飲食失調壓力大是根源
中年人士患上「胸痹心痛」,有可能和都市生活工作壓力大,飲食不協調有關。趙仕祥指經常吃肥膩生冷食物(如魚生及煎炸等快餐),經常飲酒和暴飲暴食都會令脾胃損傷,消化系統不能正常運作,會聚濕生痰,痰濕之邪阻滯脈絡,影響氣血運行引發氣滯血瘀、胸陽失振,而成胸痹。香港人日忙夜忙工作壓力大,日積月累未見改善,容易生痰致瘀,發為胸痹。太多事情擔憂亦會傷肝脾,脾虛氣結,氣結則津液不得順暢輸送到身體各位,久而久之積聚成痰;而肝失平衡,則會疏泄失職,甚則氣鬱化火,灼津成痰。痰阻引致氣機不順,都是引起血液運行不順暢,引起氣血瘀滯,或痰瘀相交阻礙,至胸陽不運,心脈痹阻,不通則痛,而發為胸痹。


胸痛牽背多痰氣短是先兆
中醫趙仕祥指出,從望聞問切辨別疼痛發生部位,辨別「胸痹心痛」,臨床觀察病人的心胸痛感,亦辨證的重要方法。

如悶重而痛輕,兼見胸脅脹滿和噯氣,病人常感憋悶,脷苔顯薄呈白,多屬氣滯;若心胸隱痛而悶,多是因勞累而發,伴心慌氣短乏力,舌淡胖嫩,邊有齒痕,脈沉細或結代,屬心氣不足之症。而見灼熱疼痛,兼煩躁氣粗,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為熱邪犯心,胸悶而灼痛陣發,痰稠,舌苔黃膩,脈弦數乃痰火所致;如灼痛兼見心悸及眩暈,五心煩熱(五心即雙手心及雙足心及心胸)、口乾、盜汗、舌紅少津、脈細而數者,此屬心陰不足,心火內熾,陰虛內熱之證。

如症見絞痛,心胸疼痛如絞,遇寒則發,或受冷加劇,伴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細為寒凝心脈所致;若同時見病人四肢厥冷,脈細欲絕,冷汗如油,則為陽虛暴脫危重之象。

一般疼痛發作次數多少與病情輕重程度呈正比,疼痛持續時間短暫,轉瞬即逝者多數是輕症,持續不止者多為重症,若持續數小時,甚至數日不止者常為嚴重重症或危疾。趙仕祥更補充,身體感到不適,最好求醫問診,醫師可按臨牀表現症候,作具體分析診斷,對症下藥。


中年病發宜及早診治
隨「胸痹心痛」病年輕化,趙仕祥表示愈來愈多中年人來求診,臨床曾有一位48歲身形肥胖的男士來求診,「病人說心胸痛感已有一年餘,左側胸疼痛牽及後背,平素多痰氣短,胸部滿悶,大便時爛,胃口欠佳,血壓140/90。」臨床問診,了解到病人已患胃潰瘍多年,見其面色青白,按脉弦澀,苔白厚,唇色赤紫,被診為「胸痺心痛」,因氣滯血瘀,痰濁內阻,致胸陽不振,治宜通陽開結,豁痰行氣。

處方「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作治療,藥方是以瓜蔞、薤白化痰通陽,行氣止痛,半夏加厚朴、枳實,辛苦溫行氣滯而破痰結,桂枝溫陽化氣通脈,茯苓、甘草健脾利水化飲,乾薑、細辛則溫陽化飲,散寒止痛。全方加味效用通陽化飲,泄濁化痰、散結止痛之功。服上方十劑後痛減,胸悶背痛亦均見輕。但仍痰濁涎多。於上方再加浙貝,木香、紅花,再服進十劑後左胸痛發作稀少,一周餘只再發作胸痛一次,但仍腸鳴,脘痛不適,因故飲食不當,胃病未愈,後再方加補脾養胃之藥,遂囑咐病者堅持治療,再用藥兩個月病情已比較穩定。左胸疼痛未發,僅餘胃腸不和之證,後經調治漸愈。

 

勞累生活,亦容易生痰致瘀,引發胸痹。

勞累生活,亦容易生痰致瘀,引發胸痹。

愛吃魚生等生冷食物,或對消化系統帶來負擔。

愛吃魚生等生冷食物,或對消化系統帶來負擔。

諸事憂心亦傷肝,亦可能誘發「胸痹心痛」。

諸事憂心亦傷肝,亦可能誘發「胸痹心痛」。

註冊中醫師 趙仕祥

註冊中醫師 趙仕祥

預防「胸痹心痛」保健食療 老陳皮黃芪燉豬心
功效:補心益氣,疏肝解鬱。
材料:老陳皮3克、黨蔘15克、黃芪20克、淮山20克、桂圓12克、去皮雞肉500克及豬心1個
做法:
1. 把陳皮、黨蔘、黃芪洗淨;陳皮去囊切絲,豬心洗凈並切成小塊
2. 把鍋置中火上燒熱,倒入油,油熱時加入豬心、紹酒、鹽、黨蔘、陳皮、黃芪,加雞肉煮沸,再用文火煮至三小時。


通麥水魚湯
功效:滋陰清熱,益氣活血(適用於心陰不足、虛火內擾型冠心病)
材料:水魚1公斤、麥門冬15克、山楂15克、生薑10克、海竹15克及紅棗10克
做法:將水魚分件洗淨後並置入沙鍋內,然後加水,放入麥門冬、山楂、生薑、胡椒,用文火燉煮四小時即成。


對心臟
有益的食材 

生薑、磨菇、大豆、燕麥、山楂、海參、木耳、海藻、水魚等,多吃也有保健作用。

Ad Block
海藻 生薑 磨菇 大豆 燕麥 山楂 海參 木耳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