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7-02-09 06:00:00

青年酒後難控情緒行為 倡規管賣酒予未成年人士

分享:

近年飲酒年齡年輕化,青協進行調查發現有62%受訪者在不足17歲時已首次飲酒,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指飲酒後會較難控制情緒及行為,憂青少年會因而做出違法行為,建議政府規管零售店賣酒予未成年人士,減少他們接觸酒精的機會。

香港青年協會於去年9月至上月訪問了242位11至26歲曾飲酒的青年,發現有62%受訪者首次飲酒時未滿18歲,近一成半人首次接觸酒精時為10歲以下,當中最小僅3歲。調查指,多數受訪者最常在便利店和超市等沒有酒牌的地方取得酒精飲品。至於飲酒的原因,受訪青年最主要是應朋友邀請、慶祝活動和減壓36%。近八成(78%)認為,學識飲酒可以有助交際應酬;六成半認為節慶活動中應該飲酒;甚至有69%認為「飲酒可以減壓解悶」;60%認為飲酒後較易入睡;超過一半更認為飲酒可以暖身。


普遍借酒處理情緒問題
該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指(圖中),因社會文化改變,年輕人傾向借酒處理情緒問題,加上他們容易在市面接觸到酒精,令飲酒行為年輕化。青協指青年飲酒原因主要是受情緒主導,但飲酒後缺乏自制能力,往往會做出危險,甚至違法行為,包括與人爭執(21%)、破壞公物(18%)、與人打架(13%)及非禮他人(6%)等,亦有4%受訪者表示曾在酒後遭性侵犯,甚至有個案曾於酒後試圖輕生。
陳文浩認為調查顯示青年對酒精的危機意識不足,部分青年對飲酒的意識存在謬誤,以為適量飲酒有助入睡、解壓和暖身等功效,同時交際應酬和節慶活動都應該飲酒,卻忽略其風險。事實上,青年在晚間飲酒,在朋輩和酒精的影響下,警覺性和抑制力減低,甚至有機會衍生違法行為和面對不同危機。他認同當局最近提出建議,規管零售店賣酒給未成年人士,以減少他們接觸酒精的機會。

Ad Block


倡增加警告字句
因此,協會建議當局仿效煙草產品的警告字句,將預防飲酒危機的字句、圖片及求助方法等,印在酒瓶及有關產品上;亦可參考澳洲及西班牙的做法,如商店懷疑未夠18歲青年購買酒精飲品時,可要求出示身分證。陳文浩指出,由於現時沒有法例規管青年在公眾地方及家中飲酒,因此,需加強青年及其父母的預防教育工作。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