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1-07 04:30:00
日報

頭痛手麻 或頸椎移位

分享:

疫情持續下有人Work from home,學童則在家上課,長時間使用電腦、平板電腦工作或上課,容易出現姿勢不良、頭向前傾的情況,令頸椎受壓,久而久之或造成頸椎移位,引起頭痛、頸痛、手部麻痹等症狀。

註冊執業脊醫楊雋頎表示,人體頸椎一共有7節,從正面觀看成一直線;兩邊肩膊平衡,如果出現傾斜,便容易有脊骨錯位的問題。而較常見的成因除了姿勢不良外,重複性動作導致的勞損、意外或運動傷害亦不可忽視;情緒、精神壓力、睡眠出問題、轉天氣溫差大亦有可能使頸部肌肉繃緊,增加頸椎壓力,如咳、打噴嚏便有可能引發頸稚移位。

楊雋頎指不良姿勢是頸椎移位的主要成因之一。

楊雋頎指不良姿勢是頸椎移位的主要成因之一。

肌肉無力
脊骨用於保護重要的神經系統,而神經系統控制全身四肢、器官等。頸椎是腦部第一個延伸出來的部位,若這部分受到頸椎移位影響,就可造成多種健康問題,例如最常見有頸痛、手部麻痹、肌肉無力等,嚴重或出現頭暈、頭痛,也有可能引致失眠、高血壓等。楊雋頎補充,「如因車禍等意外、運動傷害引起的嚴重頸椎移位,甚至會壓住椎動脈,影響腦部供血而導致中風。」


手法助復位
在治療之前,當然要先找出問題所在。楊雋頎指有需要會轉介照X光,檢查頸椎弧度,若需要查看軟組織如神經線和肌肉的情況,就需要磁力共振檢查。確定哪一節頸椎出現移位後,就會以手法和利用儀器作牽引,幫助復位,或使用超聲波和衝擊波放鬆肌肉,希望可以紓緩痛楚和提升頸椎關節的靈活度。楊雋頎稱,「療程需時多久因人而異,取決於患病時間長短、頸椎弧度等。治療後亦要維持正確姿勢,並做運動強化肌肉,以減復發風險。」


症狀明顯改善
楊雋頎分享一個臨床個案,一位有時有輕微頭痛的女士,當了3年全職媽媽後有意重回職場,但因社會事件及疫情而未能找到工作,心理壓力及偏頭痛問題日益嚴重。到去年8月,她終於找到一份文職,但因要重新適應職場,以及反覆的疫情問題和不同的外在因素,令她偏頭痛非常嚴重,還一度出現嘔吐而要入院留醫。醫生為她照X光但沒有異樣,故只處方了止痛藥,可是藥效並不持久。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到脊醫診斷,發現原來是頸椎移位,經數次治療後偏頭痛已有明顯改善。
 

測試頸椎活動幅度
欲知道自己頸椎有沒有問題,楊雋頎建議可做一個簡單測試,先抬頭望天花板,如果望不到,或感覺頸後頂住、出現痠痛、手麻,就可能已出現頸椎問題;向上下及左右轉動,若轉動幅度不足180度、左右轉動幅度不一,亦可能有頸椎移位。


3個頸部運動 保護脊骨
1. 背靠牆 ,右手將下巴向後推,做一個雙下巴的姿勢(圖),維持10秒。 
2. 雙臂舉起呈90度角,然後用雙肩打圈十次,放鬆後頸肌肉。
3. 先將毛巾放於頸後,雙手抓緊毛巾兩端向前拉,頸部將受毛巾壓力向前,但頸部需對抗並向後傾斜,維持10秒,可以改善頸椎弧度。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