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8-05-03 06:00:00

粵語非港人母語論惹爭辯 Ben Sir火都嚟狠批教育局

分享:

教育局小學中文教學資源網頁、載有中大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專業顧問宋欣橋(小圖)撰寫的一篇文章,內容提到「粵語並非港人母語」,日前在網上廣傳,即惹熱議;而至昨日,人稱「Ben Sir」、研究粵語文化多年的中大中文系前高級講師歐陽偉豪博士,批評教育局「引述權威」未夠準確,質疑政府有意矮化及壓抑粵語。教育局則回應指,本港小學主要以粵語教學,可見政府在教學語言上的立場。


該篇題為《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的文章,是教育局小學中文課程配套資料中,《集思廣益(四輯):普通話學與教經驗分享》的其中一篇文章,文章論述母語應是民族的共通語言,而粵語雖是漢語的一種,但僅屬方言,並不可成為母語,故港人的母語應為普通話。「粵語屬於漢語,但通常我們不會用粵語——一種漢語方言來代表漢民族的語言。明確地說,一種語言中的方言不能視為『母語』。因此,把『粵語』稱作『母語』,不是嚴格意義上『母語』的含義。因為『母語』的「語」是『語種』,是指一種語言,而不是指一種語言的地域變體——方言。」
 

Ben Sir昨在社交平台發文質疑教育局壓抑粵語文化。

Ben Sir昨在社交平台發文質疑教育局壓抑粵語文化。

批教育局
引用權威不精準

Ben Sir昨在社交網站上載影片及發文批評,「一位無研究粵語嘅學者,竟然指出粵語唔係香港人嘅母語」,又指香港研究粵語為母語的學者眾多,教育局卻以沒有研究粵語、亦沒有博士學銜的內地學者宋欣橋的文章,為粵語是否香港的母語作解說,「屬引用權威未夠精準。」

Ben Sir又提及,教育局網頁數年前亦曾出現「粵語不是官方語言」的句子,但隨後又刪除,質疑局方有矮化及壓抑粵語的動機;他又引述去年國務院辦公廳的文件,「大力推廣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保護傳承方言文化」,反問連教育局也稱「粵語不是母語」時,市民「如何保護傳承香港粵語的文化,如何愛國愛港呢?」又建議局方可引用其論述:「粵語係我哋嘅母語」以作糾正。

研究粵語多年、出版多本相關著作的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認為,相關文章對「母語」的論述是政治定義,是中國專制的表現,及管治權威的表述;他解釋,現時國際社會學術界仍未就母語有通用的定義,但普遍認同母語是社系群體所用的語言,「你喺媽媽肚內聽到佢同群體交談嘅聲音,例如佢用潮州話去買餸、同其他人講嘢等。」港大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日前亦表示,宋提及的「母語」是政治角度,根據一般語言學定義,父母所說的語言,對下一代而言便是母語。
 

教育局長楊潤雄。(林俊源攝)

教育局長楊潤雄。(林俊源攝)

楊潤雄:大部分小學以廣東話教學
教育局長楊潤雄昨午回應質疑,指有關文件早於2013年上載,該系列的文件目的是讓老師或教育界別人士,了解社會不同學者或不同人士對母語的意見及看法。被問及政府對「母語」的立場時,他表示大部分小學以廣東話為主要教學語言,「可清楚見到教學語言上政府立場」。

由宋欣橋任榮譽專業顧問的中大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回應事件,強調中心沒有政治立場,「(文章)係單純學術討論」,至於教育局及社會各界會否採信文章觀點,則視乎各人如何解讀,中心及作者不便作出評論。根據中大網頁的簡介,宋欣橋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專業,1976年至2003年在國家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工作;研究興趣和範圍包括普通話教學、語言測試、語音學、漢語方言、辭典編撰等,發表相關文章、論文六十餘篇。
 

有關文章是《集思廣益(四輯):普通話學與教經驗分享》中其中一篇文章。

有關文章是《集思廣益(四輯):普通話學與教經驗分享》中其中一篇文章。

《集思廣益(四輯):普通話學與教經驗分享》內,由宋欣橋撰寫的《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文章,可按下面連結閱讀全文。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resources/primary/pth/jisi4_24.pdf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