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2-07-13 07:30:00
日報

【健康解碼】大腸癌篩檢排除癌前病變 新型洗腸劑減事前準備不適

分享:

大腸癌是本港第二號癌症殺手,然而它卻是眾多癌症中最能被預防之一,只要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剷除可能誘發癌變的瘜肉,威脅就能一掃而空。儘管如此,普羅大眾對大腸癌的篩查意識仍然較低,究其原因,或與我們對這種入侵性檢查的了解不深有關,特別是事前準備與可能引起的不適,也令人為之腳步。

現時,政府提倡50至75歲人士在無症狀下接受大便隱血測試,如屬陽性,則建議轉介至專科評估。腸胃及肝臟科專科房嘉略醫生指出,隱血測試有其局限性,它無法洞悉大腸早期病變及檢測出瘜肉,對於高風險人士略為不足。所謂高風險,是指有相關家族病史、大便習慣改變及大便帶血及黏液等,他認為,這類人士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會較為合適。

殘留宿便減檢查準確性

為甚麼大腸鏡檢查如此重要呢?房醫生解釋,大腸內的瘜肉在若干時間後會演變成腫瘤,大腸鏡檢測則能偵測瘜肉及早期病變,並能同時將瘜肉切除,達至預防癌症的果效。當切除瘜肉後,醫生會安排病理化驗,分辨其種類及尺寸再安排進階檢查,並制訂下一次檢查時間表,一般而言,若然瘜肉屬於惡性,大約1至3年後便要再接受檢查。

然而,事前準備往往令不少人抗拒接受檢查,事前三天起要控制飲食,避免進食高纖食物,事前一晚則建議進食流質食物,例如清湯及粥水,再飲用洗腸劑,確保檢查過程安全及順利。

Ad Block

新型洗腸劑 飲用方式彈性

房醫生指出,洗腸劑的作用是排走腸道的宿便,確保腸道內沒有阻塞,以便醫生觀察內裡狀況:「如果腸道內殘留大便,有機會因此遮蓋了一些微細瘜肉,無法排除潛在病變,更令內視鏡穿探大腸的難度大增,增加穿腸風險。」部份人之所以抗拒一連串準備,主要與洗腸劑有關。他稱,傳統洗腸劑氣味較為難聞,有如揮發性的塑膠味,而且每次要飲用2公升,重覆兩次,部份人灌飲大量液體後或出現肚脹不適,拒絕飲用確實在所難免。

Ad Block

其實有些新型洗腸劑已擺脫難飲難聞形象,房醫生指這些洗腸劑氣味相對容易接受,味道似橙汁,飲用方式也有所不同:「只要將洗腸劑溶解於150毫升液體,再飲用2公升飲料,例如沒有渣的湯水或電解質飲品,重覆一次便可,接受檢查人士能夠自主性選擇,接受程度相對較好。直至大便排出清晰的液體,就代表過程完成。」而醫學界近年也倡議這種檢查在日間中心進行,早上檢查,下午出院,減低對接受檢查人士的影響,除非他們年紀較大或患有長期疾病,則會建議留院觀察。

Ad Block

根據美國胃腸道學會建議,年屆45歲人士便應接受大腸癌篩查,房醫生認為,大腸癌近年呈年輕化趨勢,加上飲食西化及生活習慣改變,及早進行相關檢查是必須的。他提醒高風險人士,瘜肉及早期癌變並沒有任何病徵,只能透過篩檢識別,否則待症狀出現時或可能已屬難以逆轉的狀況。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房嘉略醫生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房嘉略醫生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