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5-28 04:30:21
日報

三成新手媽媽挑戰 厭嬰哭聲=產後抑鬱?

分享:
三成新手媽媽挑戰 厭嬰哭聲=產後抑鬱?

三成新手媽媽挑戰 厭嬰哭聲=產後抑鬱?

迎接新生命本該是喜悅的時刻,但對一些母親來說,這份喜悅卻伴隨著無法言喻的淚水和焦躁。香港約三成的新手媽媽曾出現產後抑鬱症,數據遠高於全球18%的平均水平。精神科專科醫生黃穎勤指,「由女生轉變為媽媽的角色是一個巨大的壓力,許多母親可能認為產後的情緒低落只是暫時的,因而選擇忍耐。然而,其實及早與家人溝通並尋求幫助才是關鍵所在。」

1症狀須及時求醫

許多新手媽媽在產後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無論是新生兒的照顧還是自身的身心調整,這些都可能導致情緒低落。黃穎勤指出,「產後的一星期荷爾蒙變化使得一些媽媽在生產後的頭幾天內經歷短暫的情緒波動,通常是短時間且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症狀可能包括無緣無故的哭泣、動力下降等。」

然而,若情緒低落持續超過兩周,且伴隨著失眠、食慾不振或難以集中注意力照顧新生兒,則應考慮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黃穎勤強調,「若情緒在一周內急劇惡化,甚至出現輕生念頭,則必須立即求醫。」
 

新手媽媽

黃穎勤表示,有些情緒可能媽媽不能自控,不僅感到無助,還可能加重內心的自責。

感哭聲厭煩是指標?

媽媽對寶寶哭聲感到厭煩就代表患上產後抑鬱?一般而言媽媽都不太想看到寶寶哭,可能會在照顧期間出現無助感,而引發厭煩感覺,但未必是產後抑鬱的指標。黃穎勤指,「如果出現不想見到寶寶或無法照顧寶寶的感覺才是一大指標,須盡早求助,這些情緒可能媽媽不能自控,不僅感到無助,還可能加重內心的自責。」

新手媽媽面對各種新挑戰,可能會擔心餵母乳對產後抑鬱的影響。黃穎勤表示,「餵母乳的過程中有些媽媽可能因為奶水不足或頻繁泵奶而感受到壓力,特別是在職媽媽。儘管有研究曾指出餵母乳能提升一些媽媽的快樂感,但如果這成為負擔,並影響日常生活,則建議考慮其他選擇,如使用配方奶粉。」
 

adblk5
新手媽媽

儘管有研究曾指出餵母乳能提升一些媽媽的快樂感,但若這成為負擔,並影響日常生活,則建議考慮使用奶粉。

緊急止哭治療

產後抑鬱的治療包括非藥物和藥物兩方面。黃穎勤表示,「非藥物治療的重點是尋找社區支持,分擔照顧責任,並給媽媽創造一些獨處的時間。此外,專業的心理輔導也能幫助她們減輕壓力。」若非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抑鬱問題嚴重,則可能需要使用藥物來緩解情緒。而且亦有對母乳餵哺較安全的藥物選擇。

在產後抑鬱急性發作時,建議媽媽們應停止所有照顧嬰兒的工作,包括母乳餵哺,並考慮使用新興藥物,例如噴鼻式抗抑鬱藥,這可以較迅速改善情緒,幫助她們重新恢復基本的生活功能。

在職風險更高

特別是對於在職媽媽而言,產後抑鬱的風險更高。「有時產後抑鬱問題會出現於在職媽媽復工後。她們需要在工作和家庭中尋找平衡,對很多人來說是一項艱巨的挑戰。」黃穎勤建議,「懷孕前或初期就要開始計劃和準備,不論是做好產後的工作分配、參與親子講座了解照顧嬰兒的方法等,多點規劃為自己做好心理準備,能夠有效降低產後抑鬱的發生率。」

amJetso送HeltiQ疣凍寧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