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解碼|前列腺癌骨轉移 增加骨折風險 口服藥物配合針劑治療 降低PSA助控病情
本港每年約有2,000多至3,000宗前列腺癌新症,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大概每24名男性,便有1人患上,令它成為本地男性第3大常見癌症。有泌尿外科專科醫生表示,前列腺癌若惡化及轉移至骨骼,患者不但受骨痛折磨,亦容易出現骨折,對健康構成重大威脅。醫生呼籲患者要正視病情,接受適當藥物治療,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期。男士踏入50歲後,建議定期接受檢查,評估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何思灝表示,前列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大部份個案都是透過身體檢查,或因泌尿系統問題求醫而經檢查發現。另有部份個案因病情轉移至骨骼、淋巴而求醫。患者會有下列症狀:周身骨痛(尤其背痛)、胃口轉差、體重下降及小便困難等。
對於前列腺癌骨轉移患者,他們即使在靜止狀態也感到骨痛,無論身心狀況都受影響,加上癌細胞入骨,亦會增加意外跌倒後的骨折風險,包括脊椎骨折。另外,體內骨髓亦會受癌細胞影響,容易造成貧血,引致疲倦、乏力等症狀,因此,何醫生鼓勵患者要積極治療控制病情。
口服藥物降低PSA 加強抑制男性荷爾蒙
治療已擴散的前列腺癌,主要透過抑制及減少男性荷爾蒙,阻止癌細胞生長。傳統方法包括切除睪丸手術或注射抑壓荷爾蒙的藥物,但治療後仍有機會殘留少量荷爾蒙。患者治療後數年,癌細胞亦有機會對荷爾蒙藥物產生抗藥性,令病情不受控制。
現在有另一治療方法為新型口服荷爾蒙藥物,配合注射荷爾蒙藥物,雙管齊下,將男性荷爾蒙水平再降低,使癌細胞進入「冬眠」狀態,以減低癌症復發風險,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及延長壽命。此治療方法同時可應用於抗藥性的患者身上。
要評估治療的成效,患者可接受PSA(前列腺特異抗原指標)測試,何醫生指出,若治療後,能將PSA降到很低水平,例如小於0.02,可有助減慢前列腺癌病情惡化。同時,建議患者要保持健康生活,避免煙酒,經常運動,令身體保持良好狀態,以應付癌症治療。
病人接受治療後多年無復發
曾有60多歲男病人,早年病發時出現周身骨痛,檢查證實患了轉移性前列腺癌,癌細胞已擴散到骨。病人最初接受針劑荷爾蒙治療,一度能控制病情,但半年後出現抗藥性,其後再配合新型口服荷爾蒙藥物,成功將男性荷爾蒙水平降至更低,令病情大獲改善,多年來亦無復發,並且不再受骨痛困擾。
何醫生強調,醫學界至今未掌握前列腺癌的成因,一般建議保持健康生活,配合定期檢查來防癌。尤其50歲或以上男性,要定期接受PSA血液測試及探肛檢查,及早評估前列腺癌的風險。
何醫生又提醒,治療前列腺癌有不同方案,各有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治療方案。
泌尿外科專科何思灝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