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3-09-05 04:30:33
日報

引入AI技術 運動App助中風復康

分享:
中風

中風患者吳小姐示範跟著人工智能手機App做復康運動。

中風是嚴重的內科急症,到醫院急救之後,等著患者的是一個漫長的復康過程。現時遠程醫療的需求漸大,有手機App便引入了AI人工智能技術,幫助輕至中度患者在家做運動,讓患者重拾活動能力,提升生活質素。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黃家星表示,中風分缺血性(塞血管)和出血性(爆血管)兩類,現時前者佔多數,「雖有過半患者回復自我照顧能力,但並非全部人都完全復原;若能夠上班、重拾過往的興趣就最理想。」

多種長期後遺症

過去港大醫學院的調查發現,由2001至2021年間,中風整體發病率有所下降,惟年輕中風個案卻有上升趨勢,當中三高、吸煙是主要的風險因素。黃家星續指,中風可以帶來多種長期後遺症,常見有活動能力下降、疲勞、注意力或集中力下降、容易跌倒,「不得不提還有認知障礙,多達72%患者在中風後1.5年出現不同程度的認知問題。」

中風

左起:中風患者蘇先生、新健社主席梁景航、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黃家星、東華三院醫療及健康科學學院高級臨床講師黃潔怡及中風患者吳小姐。

中風

部分中風患者會出現認知障礙的後遺症。

復康運動重拾身體功能

中風的復康最黃金時間是頭半年,之後就要努力維持身體功能甚至持續改善。東華三院醫療及健康科學學院高級臨床講師黃潔怡認為,「復康運動對患者的好處很多,例如回復步行能力、提升平衡力、改善步態、改善手部功能,最重要是避免再次中風。」外國有研究指,每周5次、每次持續40分鐘的輕度運動,已可減低中風復發率。

黃潔怡續指,「中風復康運動分4類,首先是中心置中訓練,患者容易忘記患肢無力的一側,企都企不直,容易跌例,因此要先調整其『中線』;第二是伸展運動減低肌肉張力太大的情況;第三為核心訓練和肌肉控制;循序漸進下最後就可做功能訓練,包括平衡力和肢體協調能力。」

Ad Block

無人指導易中斷

病友組織新健社向中風患者調查其復康情況,新健社主席梁景航表示,結果發現愈六成受訪者對體力、身體反應不理想;約七成人對於獲安排復康運動的頻密程度和時間感不滿;雖然84%人認為運動對復康有幫助,但三大原因包括缺乏恆心、無人指導、體力不足人令他們沒有定期運動。逾九成患者表示在家中利用科技支援及指導復康運動,會提升運動意欲。

實時偵測動作

最近有運動復康手機App,由物理治療師為患者度身編訂復康運動療程,適合輕至中度中風患者。運動包含了基礎至進階的訓練,助患者循序漸進改善活動能力。手機App引入了AI人工智能技術,可作運動紀錄和讓醫生監察進度外,還可實時追蹤使用者的動作,確保不會做錯,而且有計分功能,增添運動的趣味。新健社正招募患者參加臨床研究計劃,使用手機App 3個月並評估身體機能變化。18歲以上、首次中風、距離中風時間不超過6個月和屬輕至中度患者便可參加,有興趣可致電2307 8257查詢。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