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0-02-20 04:30:00
日報

拖延類風濕關節炎或併發心腦血管病

分享:

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仍未有根治之法,所以部分患者會因而停藥,自行處理,甚至只是不停服用止痛藥。事實上,若延誤治療,關節不但會變形,其他相關併發症的風險亦會大增。有風濕病科醫生指出,長期發炎會影響心腦血管,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最終致命的不是關節炎,而是這些併發症。

張錚指類風濕關節炎愈早治療,對藥物的反應愈好。

張錚指類風濕關節炎愈早治療,對藥物的反應愈好。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張錚表示,一般患者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只會令關節變形,但其實此症或增加心血管病、骨質疏鬆症、淋巴癌的風險;若病情活躍,更可導致其他免疫系統疾病,如血管炎、間質性肺病等。20年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為對病症的認知較低,加上藥物的治療功效有限,病情沒有得到妥善控制,死亡率比一般人高出3倍。


半年或已破壞關節
及早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除可減輕關節受損程度,亦能避免其他嚴重併發症。張錚續指,一般發病2年內仍屬於早期,但病人的關節可以於發病6個月內受到破壞,故建議患者及早接受治療,透過藥物控制病情。此外,病人愈早治療,對藥物反應愈好,所需用藥劑量更低、甚至有機會獲得緩解,即完全沒有發炎。由於病情不再惡化,關節便不會變形,同時亦減低相關併發症的風險。有研究指出,於早期接受治療的病人,停藥後維持緩解的機會可達30%。

Ad Block

 

藥物選擇多
部分患者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仍有誤解,如恐懼使用「類固醇」等。張錚重申,「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仍會使用類固醇,但多用於發病時病情較嚴重的患者,當病情好轉後,便會將劑量下調甚至停用;同時要強調只要適當使用類固醇,副作用將大大減少。」


張錚說,沿用多年的傳統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物,成效仍然顯著,但根據國際標準,若患者較早出現關節受損或發病時病情較嚴重,在使用傳統藥物無效後,便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口服標靶藥等新一代藥物。現時大約有11種新一代藥物,比傳統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物的數目多,其功效不但顯著且安全性高,故患者應與醫生商討及選擇合適的方案,取得最佳治療效果。

Ad Block
心血管病是其中一個可致命的併發症。

心血管病是其中一個可致命的併發症。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