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癌症
2022-02-18 04:46:00
日報

存活率非大限 別給數字嚇倒

分享:
存活率非大限 別給數字嚇倒
存活率非大限 別給數字嚇倒 存活率非大限 別給數字嚇倒

癌症病人走到醫生面前,尤其是已進入晚期者,最常問醫生的一個問題是:「醫生,我還有多少時間?上網看,我的病這個期數只餘半年左右,唉!」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兼註冊中醫師蘇子謙解釋:「病人通常會將『存活率』無限放大。『五年存活率』及不同癌症的死亡率,只是一些統計數字,病人不應視為自己的『大限』基準!」

醫學統計上大多用5年為癌症的存活率標準,有一些臨床治療效果較好的癌症也會有10年存活率的統計,蘇子謙指出,有些較為惡的胰臟癌,存活率則以2年為標準,「這些學術研究統計,原意是讓醫生為病人計劃臨床治療方案時作比較的參考數據,絕對不是用作計算病人的生命倒數。」

統計數據滯後

換言之,說這個癌症這個期數的存活率是三成,並不代表病人5年後仍生存的機會率是30%。蘇子謙補充,數據統計需要時間搜集,所以資料一定是大滯後,例如醫管局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去年10月才公布2019年的癌症數字,理論上統計數字裡面的病人大約在2014年開始治療癌症,所以這些數據已是7年前的資料了,「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其實很多癌症的存活率都在不斷上升。」

基因檢測帶來希望

蘇子謙分享,曾有一位七十多歲病人,確診為前列腺癌並已擴散,曾用傳統的荷爾蒙療法及標靶藥,效果都比預期差,病人胃口欠佳,十分消瘦,癌細胞亦令他下肢水腫要坐輪椅,病人顯得心灰意冷,覺得自己只是在「等日子」。

Ad Block

而蘇子謙和泌尿科醫生均覺得這位病人的情況很特別,「一般用荷爾蒙療法及標靶藥,效果都可以維持一段較長時間,不會幾個月就失效。我們商討後決定為病人做基因檢測,結果從其癌細胞基因中發現了一些訊號,適合用免疫療法。」

積極接受治療

轉換治療方案後,就慢慢見到效果,病人的血清中的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更下降至接近正常人水平,漸漸回復胃口和體力,水腫消退。配合適量電療,2年後的今天病人不單依然活著,更回復病前的活力,可以做運動和行山。

Ad Block

所以,每個病人都有不同病歷和身體的狀態,病人不應在網絡上找到一些數據資料,就視為自己大限,影響自己及家人對治病的信心,應和主診醫好好商量,積極接受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