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4-03-06 07:30:00

白蝕症帶來重大「無形傷害」 新治療方案 療效與安全性兼備

分享:
白蝕症帶來重大「無形傷害」 新治療方案 療效與安全性兼備

白蝕症帶來重大「無形傷害」 新治療方案 療效與安全性兼備

白蝕症又被稱為「白斑」或「白癜風」,是一種因自身免疫系統錯誤攻擊黑色素細胞、導致皮膚呈現白斑塊或白點的疾病。此症不具傳染性、亦不會直接對患者健康構成危險,但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此症的皮膚徵狀常為患者帶來種種標籤甚至歧視,對患者在社交、工作以至情緒上的影響,往往超出一般人的想像。最近,針對白蝕症的最新治療方案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獲准使用,研究顯示持續使用的成效理想,為病人帶來安全及便利的治療新選擇。

 

免疫系統錯誤攻擊黑色素細胞

皮膚科專科醫生林旭強表示,白蝕症是一種慢性的皮膚問題,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黑色素細胞,令皮膚出現白斑塊或白點,這些病徵的分佈,常視乎病人所患的白蝕症屬何種類型:「『節段性』白蝕症的患處通常出現在身體其中一側、而『非節段性』的白蝕症,徵狀可以在身體兩邊不同部位出現,徵狀擴大的風險相對較高。」至於白蝕症徵狀較普遍出現的部位,包括面部、雙手、頸部以至下體等,而患者的毛髮顏色亦可能受影響。

白蝕症不具傳染性,但所衍生的皮膚徵狀,常令患者受到各種「無形傷害」。

白蝕症不具傳染性,但所衍生的皮膚徵狀,常令患者受到各種「無形傷害」。

徵狀易混淆 多種方式助準確診斷

白蝕症與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統有密切關連,不少個案在確診時,亦可能被發現出現其他免疫系統相關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失調、類風濕性關節炎以至一型糖尿病等;而此症有眾多誘發因素,例如遺傳、精神壓力以至各種環境因素及皮膚創傷等。林醫生特別提到,臨床上不時有患者將此症與一些有相近皮膚病徵的疾病(例如汗斑、白糠疹等)混淆,導致延誤接受正確治療的時機,因此建議有相關徵狀人士及早聯絡皮膚科醫生作診斷,透過臨床問診、皮膚評估、皮膚活檢、血液檢查及伍德燈(Woods lamp)檢查等,作準確診斷。

 

皮膚白斑 使患者備受標籤化

林醫生指,白蝕症不具傳染性,皮膚所出現的徵狀亦不會為健康帶來直接風險;然而,因皮膚上的白斑、白點而令病人承受的奇異目光、標籤化甚至歧視,卻往往為他們帶來肉眼看不見的重大傷害:「有患者因皮膚徵狀影響工作機會,甚至因怕被路人指指點點而抗拒社交,甚至因此而衍生出情緒問題如抑鬱症等。」正因此症可帶來種種無形傷害,因此及早治療穩定病情,有助改善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

 

傳統治療 病人未必可持之以恆

現時,白蝕症常見治療方法,包括類固療藥膏、外用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及紫外光治療等,對改善徵狀有一定幫助;然而,上述個案各有不同限制,例如不少患者擔心長時間使用外用類固醇會帶來各種副作用;而紫外光燈治療亦需要病人持之以恆地持續到診所進行,以上種種最終會影響病人對治療的依從性。

皮膚科專科醫生林旭強表示,針對白蝕症的新款外塗藥膏獲FDA核准使用,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理想。

皮膚科專科醫生林旭強表示,針對白蝕症的新款外塗藥膏獲FDA核准使用,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理想。

新治療獲FDA批核 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理想

直至最近,針對白蝕症的最新治療方案終於面世。2022 年七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一款外塗藥膏 Ruxolitinib cream,用於治療12歲或以上兒童及成人的非節段性白蝕症。此類藥物屬局部JAK抑制劑。根據大型臨床研究顯示,患者接受每日兩次、持續 24 星期的治療後,大約30%個案的面部非節段性白斑指數(F-VASI)改善至少75%;當中約50%個案改善至少50%*。而使用此類藥物作局部治療的安全性亦高,可作長期使用 (52星期)。隨著使用時間增加,效果亦可持續提高,加上使用上較為簡便,長遠期望為白蝕症患者帶來治療新希望。

 

備注:
林旭強醫生提醒,白蝕症的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患者如有疑問,應向其主診醫生查詢。

*Rosmarin D, et al. N Engl J Med. 2022 Oct 20;387(16):1445-1455.

 

資料由林旭強醫生提供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