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為有啟示 研究指經常重設密碼可能預告腦退化
人口老化,連帶認知障礙症患者數目也有增無減,但研究發現,原來失智症狀出現前十年,可能已經有一些徵兆,例如用錢方式改變,又或是重設密碼變得頻繁,都可能是腦退化的開始。
用錢方式成啟示
根據在《JAMA Network Open》公布的研究報告,英國研究團隊將認知功能惡化而啟用成人監護」的一萬多人,與年齡、性別、收入條件相符逾5萬人進行比較,發現失智的早期徵兆常會反映在「用錢方式」,包括花在旅遊和興趣的支出減少、網銀登入次數減少、密碼重設變頻繁,都可能是判斷力退化的開始。

除了用錢習慣改變,無故變得慷慨也與阿茲海默症早期症狀有關。
發病前十年現端倪
分析亦顯示,這些變化最早可追溯至發病前十年,而出現這些變化的原因可能是失智讓人逐漸脫離社交活動及減少外出,導致支出形態轉向家庭傾斜,出現錯誤操作而需要重設密碼的頻率也上升。
專家指出,除了用錢習慣改變,無故變得慷慨也與阿茲海默症早期症狀有關,原因可能是大腦決策與控制能力退化,令患者更傾向無條件捐款、轉帳、回應募款信或電話,也因此容易成為詐騙的目標。
多主動接觸新事物
想保住認知功能,就要預防或避免相關的風險因素,從而推遲失智症的發生,專家建議大家多主動接觸新事物、多動腦筋,或多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亦要多做能強化腦部機能的活動,以及實行均衡健康和有益大腦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