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大灣區指數4月跌0.33% 連跌四個月 創七個月新低|樓市數據
2025年4月中原大灣區指數報94.95點,按月跌0.33%,雖然跌幅收窄,但創7個月新低。指數已連跌四個月,累積跌幅2%。4月份中原大灣區12個指數中,共9個錄跌幅,幅度由0.07%至6.51%,而3個上升的指數,升幅由0.34%至4.82%。四大中心城市,只有香港報升近1%,其餘三大指數俱跌,澳門指數更為9年以來首次跌破80點,報79.48。

深圳四月份一手住宅網簽錄2588宗,按月下跌7.6%。
四月受關稅戰影響 價量齊跌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四月份大灣區受中美關稅戰影響,亦欠缺新政策刺激,觀望氣氛濃,價量齊跌。四大中心城市,廣州及深圳指數分別下跌1.5%及0.86%。廣州四月份二手成交雖仍維持於萬宗以上水平,錄10312宗,但比三月下跌5.1%,成交量於四月呈先抑後揚格局,可能受月初清明假期影響,睇樓活動減少所致,四月份廣州指數創8年新低,跌幅亦是今年最大。深圳四月份一手住宅網簽錄2588宗,按月下跌7.6%,深圳指數於4月份創7個月新低,報97.04。陳永傑指,5月份人民銀行降準,中美達成新貿易協議,兩者皆對物業市場有利,料5月份大灣區城市的成交量將反彈。
香港方面,四月份同受中美關稅戰影響,一、二手成交減慢,一手成交按月下跌45%,但大灣區香港指數4月份錄得近1%的升幅,相信與人民幣匯率下調有關。香港按揭息口於5月份明顯回落,加上中美貿戰緩和,用家及投資者入市信心增加,5月份一手熱銷,料可達3000宗,創一年新高。

大灣區香港指數4月份錄得近1%的升幅,相信與人民幣匯率下調有關。
中原大灣區指數簡介
「中原大灣區指數」以廣東省9個城市及兩個特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和肇慶、以及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一手及二手住宅的交易價格為核心數據,以各城市的年度GDP為權重而構建。中原粵港澳大灣區指數的編制統一以人民幣為計價單位。匯率處理以每月最後一日中國人民銀行所公佈的港幣兌人民幣的中間價為換算依據。「中原大灣區指數」於每月的15日發佈上月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