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繼續蔓延,社區陸續出現確診個案,近日更有首宗死亡個案。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要求政府作出多項緊急及支援家庭措施,並期望能善用財政儲備為家庭提供更多方面的支援。
(一)資助中小企僱員薪酬津貼
現時有中小企因應疫情削減業務或人手安排,要求員工在此期間放無薪假,有見政府將成立超過100億元的防疫基金,委員會建議政府資助範圍應包括中小企僱員的薪酬津貼,在疫情期間補貼受影響的員工,以緩解員工的財政壓力。
(二)關注幼兒託管安排
停課期間加上疫情導致菲律賓外傭暫滯留當地不能回港工作,加上不少幼兒中心暫停開放,建議政府與不同界別探討幼兒託管可行措施,以紓緩雙職家長的壓力。
(三)盡快公布DSE及升中呈分試安排
目前家長非常憂慮DSE和升中呈分試安排,委員會希望公共衛生情況許可下,DSE能如期舉行,但如有公共衛生風險,建議當局小心評估疫情發展,盡快給家長及考生清晰回覆。至於小六呈分試安排,停課或令學校無法進行小六最後一次呈分考試,局方宜盡快公布如何安排,讓家長安心。
(四)在家學習安排
中小學、幼稚園於3月初復學,現時在停學期間有學校安排網上學習資訊和發放網上工作紙,大概一周兩份,建議教育局向學校提供指引,要求學校善用網絡平台發放合適數量功課,推廣在家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的目標。
(五)提供學費及雜費資助
建議政府可考慮限額代繳官津及直資學校的學費、褓姆車費、午膳費和課外活動費,紓緩家長負擔。對於那些在參加免費幼教計劃後仍需要繳交補助學費的半日制、全日制或長全日幼稚園(不包括無參加計劃的私立幼稚園),教育局應明確要求校方在停課期間免收學費。同時,若幼稚園有營運困難,希望局方提供支援。
(六)延長$2500學生津貼申請
由於學校停課,部份學生或未能回校交回申請表,建議將2500元「學生津貼」的收表限期延長至復課後兩星期。
(七)學校提供足夠防疫物資
要求教育局協助校方先做好防疫準備,確保學校在開放期間有足夠的防疫設備和消毒用品使用,確保有需要回校老師及學生的健康免受風險。另外,復課前,政府必須督促學校做好校園全面消毒,並確保學校有足夠防疫設備和衛生用品。
(八)向家庭免費派口罩
建議仿傚海外國家做法,向全港家庭免費派發口罩,每個家庭4個,口罩只可領一次。政府應善用政府物流署的口罩儲備,供應給弱勢社群、醫院及相關前線人員等。政府應每日公布口罩和其他防疫用品的全球採購情況、抵港數量、市場分銷情況,並與零售商協議實施限購安排。
(九)增撥資源生產口罩
要求盡快落實協助廠商在港開設口罩生產線,以舒緩目前本港口罩供應不足的情況。
(十)加快抗疫用品供應
政府應全力協助本港供應商加快尋找新貨源及加快採購工作,如有需要政府出資安排空運及協助處理清關手續,讓貨源能最短時間運到香港。
另聯絡政府及私人清潔及保安服務承辨商,及其他有需要的團體和企業,協助他們採購足夠的防疫物資,特別是口罩、防護衣及消毒用品,避免社區防疫工作因防疫物資耗盡而陷入停頓。
(十一)產假薪酬增至全薪
延長產假至14周仍待立法會審議,建議把產假薪酬增加至全薪(現時僱員每日可獲平均工資的五分之四),新措施應適用於一些孕期達24周或以上,卻不幸小產或流產的婦女。
(十二)設外傭開支扣稅額
設立聘請外傭開支扣稅額,以幫助中產及有需要照顧長者或兒童的家庭。
(十三)提高子女免稅額
將子女免稅額由目前120,000元提高至132,000元,與個人基本免稅額看齊。
(十四)新設育兒津貼
建議為每個育有3 歲或以下幼兒的合資格家庭每月發放至少600 元育兒津貼。有關計劃不設審查機制,一方面可舒緩育有幼兒家庭的財政壓力,同時可達致鼓勵市民生育。
(十五)新增兒童醫療券
參照現行長者醫療券計劃增設兒童醫療券,建議政府每年向每名12歲或以下,或者就讀小學的合資格兒童提供每年2,000元醫療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