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C遊戲及動畫高級文憑畢業生蘇釗開發「MTR Goal 2」,讓玩家模擬駕駛列車行駛東鐵綫大學站至沙田站的露天路段
職業訓練局(VTC)遊戲及動畫高級文憑師生與港鐵公司合作,推出港鐵模擬駕駛遊戲「MTR Goal 2」。遊戲將於VTC「玩轉技能」嘉年華2025登場,公眾可於10月26日(星期日)到西九文化區大草坪免費試玩,一嘗駕駛港鐵列車的樂趣。
當坐上「MTR Goal 2」港鐵模擬駕駛室後,玩家可選擇日行或夜行模式,頓時變身「車長」模擬駕駛列車行駛東鐵綫大學站至沙田站的露天路段。「車長」要一眼關七,留意遊戲屏幕上控制板面所顯示的車速、駕駛時間,以及模擬閉路電視拍攝月台幕門上落客的影像,一切準備就緒,正式「出發」!玩家要利用操控桿,按照路面的情況和不同路段的車速限制,控制列車加速或減速;當抵達月台時要控制列車準確靠站停泊,並查看閉路電視畫面以開關車門上落客,泊位位置愈準確,分數愈高。
遊戲還原真實的駕駛場景,如月台上人潮如鯽的乘客、沿途的車輛和高樓大廈,列車穿過的隧道等,栩栩如生,連經典音效「嘟嘟嘟嘟嘟嘟……」 的關門聲,以及「下一站火炭」和「請小心月台空隙」的廣播亦出現於遊戲當中,充滿駕駛臨場感。遊戲會按玩家的駕駛表現評分,如突然剎車或「埋站」位置不夠準確也會被扣分,增加遊戲的刺激感。
「駛入」校園且公開展出 推廣技能連結衣食住行
有開發遊戲的VTC遊戲及動畫高級文憑畢業生蘇釗,自小便是一個「機迷」,並於高中時選修電腦遊戲及動畫設計相關的應用學習課程,並立志鑽研遊戲開發、創作獨一無二的遊戲。他花近一年開發「MTR Goal 2」,過程並不簡單,其中最具挑戰的是由於玩家不是專業車長,所以遊戲玩法和界面設計要平衡真實性和簡潔易明,在設計上花盡心思,例如利用信號燈顯示不同路段的車速要求、當列車「埋站」時利用數字顯示泊位誤差等,讓玩家更易投入遊戲。
職專技能與生活息息相關
負責帶領項目的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高級講師吳瑛琪指,職專技能與生活息息相關,港鐵模擬駕駛遊戲正展現學生在互動遊戲設計與編程、動畫製作和數碼視覺特效等專業知識,如何與日常公共交通連結」。「MTR Goal 2」Tony又指,得到港鐵支持,此遊戲透過港鐵「退役列車保‧傳計劃」,現安裝於數卡俗稱「烏蠅頭」退役列車駕駛室並進駐中小學展出,讓年輕一代試玩,啟發他們對科技和工程的興趣。」
十載前與港鐵合作 開發第一代版本遊戲
VTC與港鐵早於十多年前展合作開發第一代遊戲,模擬駕駛往來紅磡和南昌站的屯馬綫路段。與蘇釗就讀同一課程的兩名「大師兄」張俊傑和張志文是初代遊戲的開發者,此項目是二人當時的畢業作品。負責遊戲編程的Max回憶當時經驗尚淺,要學習不同編程語言和經多番測試,始能解決系統運作不順和執行速度緩慢等問題;而Jackal則負責設計和建構場景的3D模型,如港鐵月台上的長椅、鐘、電梯等。為呈現更佳的視覺效果,張俊傑憶述下了不少工夫:「所有模型皆需與真實場景一模一樣,我們做足資料搜集,多次到紅磡、尖東、柯士甸和南昌站實地考察,仔細量度物件大小、空間比例、觀察光影和顏色等,最終做出逼真細膩的數碼場景,增強玩家的沉浸感,彷如置身其中。」
投身鐵路運輸業 推動智慧數碼培訓
張俊傑和張志文的生命軌跡與港鐵結下不解緣,當年完成此作品後,事隔數載二人輾轉加入港鐵工作,現時同為車務訓練高級主任,負責為同事開發內部的e-Learning數碼學習系統,如製作動畫短片、互動遊戲、360度全景設施虛擬導覽和虛擬實境沉浸式洞穴系統(Virtual Reality Cave,VR Cave)等。張志文說:「鐵路運輸業有不同工作守則和專用系統,我們製作動畫短片和互動遊戲,闡釋維修工序、公司系統應用、員工職務範疇和車廠設備認知等,以生動的方式協助同事掌握相關知識;另外,公司近年積極應用新科技,我亦參與開發VR Cave系統,加強同事了解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等,以及開發360度全景設施虛擬導覽,帶新員工『暢遊』車廠和不同車站。」
張志文與張俊傑不約而同指,VTC課程教會他們如何將創意轉化為實質的多媒體作品,他們冀望未來能應用更多大熱的科技,如人工智能、擴增實境及虛擬實境、3D掃描等,技能與科技並駕齊驅,進一步提升工作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