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5-10-29 14:40:14

市建局檢討「同區七年樓齡」政策 蔡宏興:少數意見存誤解 市區更新因時制宜

分享:
蔡宏興指市區更新必須以新思維制定更合時宜的策略和措施。(資料圖片)

蔡宏興指市區更新必須以新思維制定更合時宜的策略和措施。(資料圖片)

市建局日前提出檢討「同區七年樓齡」收購政策。市建局行政總監蔡宏興表示,留意到社會對收購政策有不少討論,而少數意見因不熟悉市建局現行的收購政策,甚或存有誤解,以致未能客觀地討論和分析。他強調,面對舊區環境和樓宇雙老化的問題,並不是政府或市建局能獨力處理;市區更新工作複雜而艱巨,必須要以新思維制定更合時宜的策略和措施。

蔡宏興今日(29日)在報章撰文,指目前本港樓齡50年或以上的舊樓數目增幅已遠超公私營的重建步伐,必須設法加快整體重建速度。在收購自住住宅業權方面,市建局與私人發展商的做法極為不同。私人發展商一般因應重建潛力、樓齡及地區等因素,釐定該舊樓物業的收購價。市建局則是以舊樓的市值再加上津貼的「同區七年樓齡」計算尺價,明顯較私人發展商優厚,導致舊樓業主傾向等待市建局收購,而不願接受私人發展商的收購提議,令舊區更新嚴重延遲,又或令私人收購的成本上漲,造成土地及房屋價格上升這惡性循環現象。

adblk5

優厚補償致業主忽視樓宇維修保養

他以今年9月底提出收購建議的土瓜灣明倫街/馬頭角道發展計畫為例,市建局以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3,891元向此計劃內受影響的合資格住宅物業自住業主提出收購,這個「同區7年樓齡」收購尺價,相較於由獨立測量師在項目附近的搜集得到的舊樓住宅物業平均大約6,000元的成交呎價,高出一倍有多。

蔡宏興表示,面對私人樓宇失修及老化的情況日益嚴重,樓齡50年或以上的舊樓數目的增長幅度已遠超公私營的重建步伐。市建局提出優厚的補償亦使不少舊樓業主忽視大樓的維修保養,樓宇日漸年邁和失修。這不但影響樓宇安全及環境衛生,亦造成物業貶值,令市建局給予舊樓物業業主「同區七年樓齡」的收購價,與其實際市場價值的差距勢將愈拉愈闊。若市建局繼續沿用現行政策,收購這些50年以至60、70年樓齡並不斷貶值的樓宇,將難以善用社會資源推動市區更新,陷入另一個惡性循環。
 

他續指,面對舊區環境和樓宇雙老化的問題,並不是政府或市建局能獨力處理;這是影響下一代,以至再下一代生活的問題;檢討現時的收購政策,並非有意見所指的「發窮惡」,而是因時制宜、以善用社會資源、維持市區更新長遠可持續性為大前提的正確處理方法。蔡指,市區更新工作複雜而艱鉅,要維持公私營舊區重建的可持續性,必須以新思維制定更合時宜的策略和措施;希望透過今次解說,能讓大眾更清楚明白市建局沿用這收購政策的準則、這政策當前面對的挑戰,以及其檢討及優化的必要性。亦希望社會不同的專業和持份者,能作理性思考和客觀討論。他指,往後將透過不同管道,加強與各界的溝通,增進大家的理解。

點為之濫用公屋?在家工作/分租單位屬嚴重濫用嗎?一文睇清當局定義 點為之濫用公屋?在家工作/分租單位屬嚴重濫用嗎?一文睇清當局定義 點為之濫用公屋?在家工作/分租單位屬嚴重濫用嗎?一文睇清當局定義 點為之濫用公屋?在家工作/分租單位屬嚴重濫用嗎?一文睇清當局定義 點為之濫用公屋?在家工作/分租單位屬嚴重濫用嗎?一文睇清當局定義 點為之濫用公屋?在家工作/分租單位屬嚴重濫用嗎?一文睇清當局定義

追蹤am730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