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香港高齡人口增長,「銀髮族」已形成一個重要的消費群。政府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公布30項落實推行措施,包括將有過百間食肆提供長者優惠、推動商界於展覽加入更多銀髮元素如免費入場、舉行更多中高齡人士招聘會,以及加強長者金融防騙教育、為樂齡產品設立「銀色Q嘜」等,共涵蓋五大範疇。當局指,長者是不容忽視的龐大消費群體,措施目標是拉動銀髮族消費,帶動經濟發展,以及吸引他們重投勞動市場,但由於項目主要與其他機構或團體執行,政府難以訂下關鍵績效指標(KPI)。
促進銀髮經濟五大範疇
★促進銀色消費
★發展銀色產業
★推廣銀色品質保證
★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
★釋放銀色生產動力

政府將推出針對措施促進銀髮族消費。(林俊源攝)
本港是全球人均壽命最長的城市之一,政府統計處預計18年後,即2043年長者會佔人口逾三分之一,當局形容銀髮市場具有消費潛力。去年成立的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公布30項落實推行措施,涵蓋促進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以及釋放銀色生產動力5個範疇。
過百間食肆推老友記優惠
為促進長者消費,今年第三季起會有過百間食肆參與「老友記・食好啲」計劃,提供迎合長者喜好的飲食體驗及優惠,如長者專屬時段優惠、免費餐飲推廣等,以及在餐牌標示容易咀嚼或較健康的菜式等,又鼓勵業界製作易咀嚼或輕盈分量食品,在超級市場等方便長者的零售點出售。政府並會推動商界在展覽加重銀髮經濟元素,如讓長者免費入場、增設專門入場通道和優惠等,以及利用貿發局電商平台供應銀髮產品等。

卓永興指,長者是不容忽視的龐大消費群體。(蘇文傑攝)
舉辦約六十場中高齡招聘會
釋放勞動力方面,僱員再培訓局今年第二季會特別為年滿50歲人士,推出飲食業和兒童住宿照顧行業就業掛鈎新課程,勞工處明年首季會檢討「中高齡就業計劃」,包括探討進一步鼓勵滿60歲人士就業措施,今年亦會舉辦更多適合中高齡人士的招聘會,場數達約60場,是去年的兩倍。
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組長、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長者是不容忽視的龐大消費群體,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等與一般人不同,在飲食、衛生和健康護理等範疇具有消費潛力,對銀髮經濟相關產品和服務創造大量的需求。他指出,各項措施旨在拉動銀髮族消費、吸引長者投入勞動市場加強社會生產力等,共建銀髮友善社會,同時可為本港經濟注入活力、帶動經濟發展,相信在政府及各界共同努力下可壯大銀髮經濟。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說,中高齡人士的就業特徵是較希望短時間工作或「炒散」,因此再培訓局新專門課程的兩個行業,分別為短時間、多崗位的工作,以及必須由本地人出任的工種,期望透過精細分類方便中高齡人士重投職場「煥發第二春」。

當局相信,在政府及各界共同努力下可壯大銀髮經濟。(林俊源攝)
設「銀色Q嘜」認證
此外,政府會與社聯合作舉辦「銀髮高峰會」、加強保障年長消費者權益、致力發展樂齡科技生態圈等,另會推廣「銀色品質保證」,如制定全港首個《照護食標準指引》、香港工業總會研究明年為樂齡產品設立「銀色Q嘜」認證、由發展局將推出改善長者友善樓宇設計自願認證計劃等。卓永興表示,這30項措施由政府訂立大方向,然後分別由逾20間機構或團體執行,因此很難制定關鍵績效指標或經濟效益「硬指標」,明年或就措施進行消費調查,甚至在資源許可下進行統計。
立法會議員陳祖恒相信,各項措施可提升銀髮一族生活質素,亦有助促進與中老年人士相關經濟活動,釋放龐大的銀色潛在生產動力,並進一步建議在中高齡培訓或再培訓課程加入更多創科內容元素,協助他們在職場上與時並進、不斷提升競爭力。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認為,政府應從長者需求出發,因應不斷演變的退休需求制定具前瞻性的發展藍圖,另建議可建立「銀齡智庫」人才資料庫,認證長者專業資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