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成立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至今年初批出約16.8億元資助約1330公司。(政府新聞網影片截圖)
為支援業界廣泛採用創新建築方法及科技,以促進生產力、提高建造質素、改善工地安全,政府2018年成立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並先後注資共22億元,支援業界廣泛採用創新建築方法及科技,促進生產力、提高建造質素、改善工地安全和提升環保效益。截至今年三月底批出約16.8億元資助,惠及約1,330間公司,其中約六成是中小企。
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表示,有兩大範疇較受申請者歡迎,其一是建築信息模擬(BIM),另一為創新建築科技(ACT),包括購置機械、租用機械、工具、數碼軟件等。基金近年亦推出應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的資助計劃,方便業界因應不同施工環境,選擇和應用最適合的創新科技,提升工地安全。
有工程設備公司早前購置了一台燒焊機械人,主要應用於接駁地基樁柱,除有助改善工友安全,也可提升接駁速度,加快建築時間。項目經理黎子健指,傳統做法下燒焊師傅須近距離進行燒焊工作;應用燒焊機械人可以讓操作員無線遙距方式控制,跟工件保持距離,避免接觸強光,還可減少吸入燒焊時產生的氣體,對員工身體及整體工地安全均提升很多。
隨著建造業高齡化,黎子健相信應用機械人是行業出路。他指,現時燒焊師傅一般都年紀較大,加上很少年輕一代入行,所以很多公司都希望在工地應用燒焊機械人或切割機械人,解決招聘困難。除燒焊機械人,其任職公司還購置了油漆機械人、運輸機械人和切割機械人。購置這四台機械人,合共獲得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330多萬元資助。黎子健表示,本地研發的產品可獲基金最多八成資助,外地研發的產品也有七成資助,相信有助一些公司購置新的創科產品,讓業界大大提升安全、環保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