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9-05-17 06:00:00

濕紙巾或含致敏化學物 醫生︰梘液洗手已夠

分享:
余遠騁(左)和司徒敬豪(右)指,含過多化學品的濕紙巾引發環保及健康問題。(蘇文傑攝)

余遠騁(左)和司徒敬豪(右)指,含過多化學品的濕紙巾引發環保及健康問題。(蘇文傑攝)

育有年幼子女的爸媽,外出時總會帶濕紙巾或搓手液清潔雙手,預防金黃葡萄球菌等,但既不環保,更可能令皮膚出問題,急症科專科醫生提醒市民,應「還原基本步」,用清水及梘液清潔雙手,才能治標也治本。
 

環團世界綠色組織昨公布第10期正面清單,17款濕紙巾和搓手液全通過「三防測試」,包括生物測試、化學測試和成份篩查。但該組織指,若用不安全濕紙巾或搓手液,或損健康。組織引述美國環保組織研究指,濕紙巾含多種化學品,包括人工香精、保濕劑及螢光物質等組成,當中香料可能致敏或皮膚炎,甚至影響生殖系統。有不少常用於濕紙巾的保濕劑,生產過程有機會被副產品二噁烷(1,4-dioxane)污染,可導致肝臟、膽囊、皮膚及肺部等器官出現腫瘤。

急症科專科醫生司徒敬豪表示,每逢有傳染病新聞爆出,市民會提高衛生意識,同時急症室也有不少病人因皮膚問題求醫,高峰時求診個案佔整體近四成,當中不乏因過量用搓手液和濕紙巾而求醫。他提醒市面上有部分搓手液會添加潤膚功效,但搓手液也因此未完全揮發,易引發皮膚發炎,嚴重或會出水泡滲血水,指市民應選購成分簡單及酒精濃度達60%或以上的搓手液,方能有效殺菌。

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補充,現時部分濕紙巾產品雖印有「可沖廁」標籤,惟濕紙巾多以人造纖維製造,有別於廁紙,該類濕紙巾不能在污水系統中快速分解。他指出2017年有澳洲組織TasWater實驗發現,可沖廁濕紙巾即使浸在水中18個月後仍保持不變;且濕紙巾若被沖到大海,分解時會釋出微塑膠,加劇海洋塑膠污染,影響最低層食物鏈,「未來食隻蝦,可能佢嗰肚入面全部都係微膠粒」。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