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5-10-10 04:30:31
日報

調查東涌河蜻蜓 原生魚 種類微升 環團︰物種數量未回復工程前

分享:
東涌河河口 (綠色力量圖片)

東涌河河口 (綠色力量圖片)

香港擁有豐富物種,當中東涌河兩段河道更擁有全港第二豐富的淡水魚類生物多樣性而列為「具重要生態價值河溪」。環保團體發布最新「東涌河生態及水質調查」結果,於東涌河下游錄得27種蜻蜓;河口和下游分別錄得22種及11種原生魚類,但整體蜻蜓和原生魚類物種數量均未回復至東涌新市鎮擴展工程前水平。而水質調查反映河水仍受污染。負責研究的綠色力量指東涌河是香港罕見的大型天然河流,期望當局能採取更多保育措施,保護其珍貴生態。

政府早年將東涌發展成新市鎮,其後再有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綠色力量自2018年起,即相關大型基建及住宅項目工程開展前,於東涌河進行生態及水質調查,就蜻蜓調查於每年濕季進行(4至9月),工程開展前(即2018至2021年4年間),最高錄得34種蜻蜓,平均亦有32種,至2022年工程開展後首年仍錄得33種。但隨後工程影響開始浮現,於2023年已跌至24種,今年則錄得27種,稍見回升。

褐斑異痣蟌於土地平整工程開始後已再無在調查錄得。 (綠色力量圖片)

褐斑異痣蟌於土地平整工程開始後已再無在調查錄得。 (綠色力量圖片)

原生魚類調查同樣於每年濕季進行,物種數量亦見下跌。河口位置︰工程開展前最高錄得33種,平均亦有26種,至工程開展後於2023年曾跌至最低的13種。下游位置,則由工程開展前最高錄得12種,平均11種,工程開展後於2022年曾下跌至最低的6種。幸今年於河口和下游位置分別錄得22種和11種,均於低位回升。

綠色力量環境事務經理盧詠鋒指,土地平整工程開始後,包括低地農田、小池塘、小溪流等原屬蜻蜓棲息地的生境一一消失,蜻蜓多樣性因而大減。一些昔日有記錄的物種如褐斑異痣蟌、錐腹蜻、碧偉蜓等已從調查區域絕跡,另外一些仍有記錄的物種,如翠胸黃蟌、狹腹灰蜻、網脈蜻等,其種群個體數量近年亦明顯減少。
 

adblk5
東涌河是北江光唇魚重要棲息地。 (綠色力量圖片)

東涌河是北江光唇魚重要棲息地。 (綠色力量圖片)

至於魚類影響,則因土地平整工程會移除地表植被,表土因而容易被雨水沖刷而落入河道,淤泥於下游河道沉積後會改變河床原來的碎石微生境結構,原生魚類亦因河道生境改變而減少。盧詠鋒指儘管魚類調查區域未與工程河道重疊,但沉積物會隨水擴散,影響範圍廣泛。

水質調查於每月進行,測試比電導值、氨氮值和磷酸鹽磷值,氨和磷酸鹽都是生活和工業污水中常見的污染物,盧詠鋒指調查於東河下游持續錄得較高濃度的氨和磷酸鹽,有機會是工地和村落將未經處理的廢水排入河道,當局必須加強巡查和執法;重申制定本地生態水質標準的重要,認為當局應參考中國2017年推行的《淡水生物水質基準推導技術指南》,建立以香港水生生物耐受度為基礎的污染管控指標,同時亦可在工程範圍外重建生態池塘與溪流,補償蜻蜓關鍵棲息地。

ADVERTISEMENT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