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2025-11-07 04:29:50
日報

食遊記|來一趟 牛池灣 味覺小旅行

分享:
牛池灣鄉

牛池灣鄉原範圍東至淘大花園,西斧山道運動場,北達清風岩,南臨啟德機場海旁,因發展縮細至現今面貌。

牛池灣鄉

牛池灣鄉為九龍十三鄉之一,據記載約有450年歷史。

翻閱本港地圖見多地方用動物命名。以牛為例,如牛頭角、牛屎湖、牛屎缽、牛寮、牛皮沙、牛池灣等;其中後者另名牛屎灣,然昔鄉外多水池,水牛常浸池塘,故得該名。此為九龍十三鄉之一,據記載約有450年歷史,原範圍東至淘大花園,西斧山道運動場,北達清風岩,又名黃麂仔山,南臨啟德機場海旁,因城市發展縮小至現時面貌。政府於2019年宣布發展鄉內土地,受影響居民須於上月16日及本月28日遷出。即使部分土地不屬發展範圍,其面貌、感覺定有變化,就在限期之前,不妨到鄉內逛逛,展開一場味覺小旅程。

文:何駿傑,圖:鍾式明

 

食遊記 牛池灣 丁爸食府 大腸蚵仔麵線 食遊記 牛池灣 丁爸食府 臭豆腐 食遊記 牛池灣 丁爸食府 豆腐浸莧菜梗水

台灣麵線臭豆腐

近看門樓寫「牛池灣鄉」,鄉乃總稱,管轄近20條村,如坪石、田心、龍尾、河瀝背等,今鄉公所為全鄉中心位。一九一零年代鄉內沒街道名,八十年代初因建地鐵作民居賠償新樓落成後,原只用地段號碼,後改龍、金,銀、榮、華、富、貴池徑,然這台灣小食店隱在其一徑內。老闆來自台灣基隆,12年前來港任私人會所廚師,後因疫情不能返回,期間試做各小食受朋友讚賞,鼓勵下於21年開業,22及23年獲米芝蓮推介,「看台灣電視劇常介紹香港繁華一面,惟該像當地鄉村」。舖內只得兩枱四凳,坐下一股臭豆腐味已撲鼻,此用莧菜梗水浸成,原須浸45分鐘,因味太濃烈遭投訴改浸20分鐘,一碟十件,即叫即炸,淋自調醬油膏及臭豆腐醬,酥脆不油,泡身柔滑,臭味輕飄,絲絲吐出,醬汁鹹辣甜兼備,面上酸菜爽口帶甜。另一道大腸蚵仔麵線,他特指麵用筷子夾食,麵線則用匙羹舀起。湯用豬骨、雞骨、蝦米、木魚花等熬製,色啡稠濃,直墮入喉。大腸用薑、台灣米酒等滾45分鐘辟味,撈起浸滷水汁1小時,小段薄切,脂化腍綿;蚵仔為蠔仔,即叫即烚,大粒厚肉,爆汁嘗鮮,配杯冬瓜檸檬,伴眼前藍天平房,樂活悠然。

丁爸食府/九龍牛池灣貴池徑2號地下C號舖/電話:97699353

adblk5
食遊記 牛池灣 隨便坐牛雜粉麵燒烤 牛腩牛雜麵 食遊記 牛池灣 隨便坐牛雜粉麵燒烤 食遊記 牛池灣 隨便坐牛雜粉麵燒烤

潮式牛雜崩沙腩

穿梭於小徑內,孩童在花圃內嬉戲,新樓下兩旁果菜店大聲叫賣,其夾股潮式滷水牛雜香。望店員切腩煮粉,原扁煲內蒸氣肉騰。看餐牌眾款吸引,然怕眼闊肚窄,故選牛腩牛雜麵,大快朵頤。本以為乃平常坑腩,竟用全牛得5斤崩沙腩,筋鬆軟糯,蘸自炒辣椒油,提香惹味。牛雜量多,每款皆有1至4件,金錢肚吸汁具嚼勁,不帶血腥,腰眼型牛膀粉沙味甘。大腸圓厚,內藏小量脂肪,輕韌入味;粉腸嫩脂,微彈豐腴,湯濃集萃,惜麵帶惹厭鹼水味。品嘗之際,察老闆與客人閒話家常,猜應附近街坊,想這風景日後難重現。

隨便坐牛雜粉麵燒烤/九龍牛池灣金池徑1號地舖/電話:22173699

食遊記 牛池灣 彩坪小食店 炸三寶 食遊記 牛池灣 彩坪小食店 炸韭菜餃 食遊記 牛池灣 彩坪小食店 腸粉

本土三寶豬腸粉

黃昏時段,人流如鯽,眾購餸菜煮晚飯。路經此店多圍觀,窺價錢牌寫炸三寶兩元一件,腸粉兩元一條,原不具餓意,卻好奇淺嗜。前款釀青椒、尖椒、豆腐魚肉厚實,後落豉油,混花生醬、辣醬、甜醬,灑炒香白芝麻,於獅子山下感味,愉快盈眶。

彩坪小食店/九龍牛池灣金池徑28號地舖/電話:從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