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正推動2050年車輛零排放,而本港每日九成出行人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當中逾兩成使用載通(062)旗下九巴,九巴在未來25年的環保政策取態,對本港達標有一定程度影響。載通董事總經理李澤昌接受本報訪問時強調,九巴很願意、亦很有決心做環保,惟「成件事真係要使錢嘅」,而九巴作為一間私人機構,每花一分一毫都要向股東交代,須從中找到平衡。他又指,由傳統巴士過渡電動巴士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這個轉型過程期間需要「兩條腿走路」,成本不菲,坦言希望政府在商用車上的補貼政策可以更積極,「今日我只能夠講,我認識嘅集體運輸入面,仲需要一種incentive(推動力)。」
記者:林靜 攝影:周令知

李澤昌指,九巴推動環保決心大,「百分之一百唔會回頭」。
政府去年底公布的《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中提出,將為約600部專營巴士營辦商新更換或添置單層雙層電動巴士,每輛分別資助40萬元及80萬元或成本的25%,以較低者為準,預計涉及總資助額約4.7億元。而按載通最新數據,九巴和龍運現時合共有82部電動巴士,包括雙層電巴佔52部及單層巴士30部,而當中九巴則共佔78部。集團的電巴目前行走50條路線,行走里數達550萬公里,合共減少超過8,000噸碳排放。
換車時間表視乎需求及安全性
雖然目前九巴及龍運的電巴數目為各巴士營運商中最多,但佔整體約4,300輛的車隊仍為少數,被問到未來電動車更換步伐,李澤昌則指仍要視乎需求及電巴的運作數據。他表示,九巴載客量較新冠肺炎疫情前仍少約一成,而客量變動會直接影響換車時間表;同時,電車作為新技術,即使內地產品的質素已提升不少,惟仍需要具規模數據支持其安全性。集團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除了續航力需求較高的長途路線如機場線外,其餘路線均必須優先更換電巴,「KPI(關鍵績效指標)唔係唔重要,但決心更重要」,強調九巴的環保方針「百分之一百唔會回頭」。
李澤昌透露,九巴目前的電巴中,獲政府補貼的比例不高,「呢80幾架車,除咗開頭補貼嘅7至8架,其餘都係我哋自己投資,我哋唔投資就做唔到規模,就試唔到架車得唔得,呢個就睇到我哋決心。」

九巴各大車廠共設有75個充車泊位。

九巴已申請增設逾200個充電位。
未來十多年須「兩條腿走路」
在公共運輸綠色轉型的這條路上,市場關注的除了時間表,還有成本的轉嫁問題。李澤昌指,電巴價錢仍遠高於傳統柴油車,「今日柴油車價300萬,假設電巴400萬,我比多咗呢100萬,我得到啲咩?」即使電巴的駕駛成本較柴油車低,但亦衍生出充電設施、司機及維修培訓等額外開支;而由於一架巴士壽命長達18年,且逾二千塊安裝在巴士車頂的太陽能板仍運作良好,由柴油走向電能的轉型仍須走一段長路,集團未來十多年仍須兩邊兼顧「兩條腿走路」的成本,「其實環保係好貴嘅」。更甚是,他指與冷氣車箱或頭等座位不同,環保對大部分乘客而言是「intangible(無形的),佢哋唔會覺得自己應該要比呢條數,我哋亦唔可能貿貿然加價」,因此政府在補貼及支援上角色變得更加重要。
商用車綠色轉型 港府最終得益
李澤昌指,在稅務優惠下,本港私家車的綠色轉型進度遠超商用車,他希望港府在商用車的支援上更積極,除了政策與時間表,也要有實際支持,不但資助購買電巴,在充電、維修、人才訓練及R&D(研發)上亦要著力,「俾每一個持份者推動力,件事先可以水到渠成」。他認為,除了業界,港府亦是商用車轉型的最終得益者,例如潛在的醫療費用支出減少,「病人少啲、氣管炎少啲、精神病少啲,呢啲都係政府落袋。」
九巴創立於1933年,作為一間近百年歷史的企業,李澤昌形容綠色轉型是困難重重,用了多年柴油車,在過萬員工心目中就是「維修、維修、維修;安全、安全、安全,你叫前線司機慳啲油,佢可能叫返你慳啲啦,因為過去近百年大家嘅文化思維都唔係咁樣」;至於乘客關心的就是「有無脫班、有無死火」。他指,公司在創新「唔係做乜都得」,反而更須做好本分,否則就會被指為不務正業;但同一時間亦要千方百計與時並進。他並寄語集體運輸同業「唔好以為喺環保之下可以翹埋雙手唔做嘢」,而是應該要設法令市場、令年輕青人更加喜歡集體運輸,因為愈多人使用公共交通系統,才是真正的環保。

寵物巴士已接載近萬次主人與寵物外遊。

九巴「尋.耆.跡」計劃協助尋回走失長者。
關懷長幼弱勢
正面形象助力環保發展
經歷近百年歷史洪流的九巴,面對近年大行其道的ESG(環保、社會及管治),所採取的策略是環保與文化並存。李澤昌指,除了「E」,對公司而言「S」也同樣重要,「如果你單單講環保,你嘅樽頸會好大」,公司還從社會責任與公司文化等方面入手開拓「S」,並認為九巴一旦獲得社會大眾喜愛,在推動環保這條路上,才可以更易被接受。
九巴不少關懷社區的活動都涉及老幼及弱勢社群,涉及長者的項目包括將退休扶手捐贈長者安裝家中借力;利用車隊信息系統及八達通紀錄協助尋找走失的認知障礙症長者;向安老院捐贈巴士站牌作輔導用途,減低長者走失風險。其他還包括將退役巴士捐贈學校或非牟利機構,以及聘請弱勢社群等;另外,公司去年10月起開設「寵物巴士遊」,目前已接載近萬次主人與寵物外遊。
冀女車長比例增至10%
企業文化方面,九巴在多元共融及用人唯才方針下,目前女車長比例為8%,目標是希望達到10%,並正籌備月輪街車廠幼兒中心作員工託兒服務。同時九巴亦有約20人的少數族裔員工,主要負責車長及維修工作,亦會聘請傷殘人士及為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李澤昌指,雖然不少項目只針對少數群體,但長年累積下來,就是品牌形象的建立,「從一個商業角度,呢啲嘢係唔應該做,因為佢哋只係社會少數,但老人家點諗唔係最重要,最重要係全香港7百萬人點諗」。他相信,在正面品牌形象下,即使大家覺得九巴「做環保好戇居」,但一樣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