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老牌夜總會大富豪重新開業僅2個月,就傳出停業消息。(資料圖片)
香港老牌夜總會大富豪在結業13年後,今年6月於原址重開。營運方曾聲稱要將大富豪改為「老少咸宜」的娛樂場,甚至允許小朋友舉辦生日會,並邀請前「AV天后」蒼井空來港剪綵。然而,大富豪僅重開兩個月便傳出停業消息,據報老闆李健民與內地大股東的經營理念存在落差,對方甚至不排除撤資,未來是否重開尚無時間表。大富豪突然停業的消息引發市場揣測,隨著內地對資金外流的嚴控,內地資金來港結業現象成為焦點。
內地品牌頻現短期結業潮
大富豪的突然停業並非個別現象。近年來,多個內地餐飲品牌進軍香港後迅速結業的案例屢見不鮮。例如內地品牌「蘿蔔向南」曾以月租25萬元進駐旺角,卻僅經營4個月便告結業;其他如「LMM檸濛濛手打香水檸檬茶」、「羅粉世家」及「咕嚕丸子屋」等,同樣在開業數月內迅速撤出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6月被喻為「小深圳」的沙田新城市廣場,亦出現多家內地背景店鋪同時暫停營業的現象,包括「Fufuland」及「北野銅鑼燒」等均以「內部裝修」為由暫停營運,引發市場對內地品牌在港經營持續性的疑慮。
內地嚴控走資 港屬自由市場
這些內地品牌或資金選擇在香港經濟復甦階段、同時面對北上消費潮的背景下進軍香港,顯然有其商業考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自由市場,資金自由進出本屬正常商業現象。然而,在內地持續加強資金外流管理的宏觀環境下,香港在發揮國際資金樞紐功能的同時,內地資金流向與投資動機也受到市場關注。
此前亦不乏被指為「搭雞棚」事件,近來最經典的莫過於去年原來來港投資5億美元的杜拜阿里王子,突然暫停在港設立家族辦公室的計劃,引起疑雲。今次大富豪突然停業與多家內地品牌相繼退場,究竟純粹出於商業經營考量,還是別有原因,仍待進一步觀察與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