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25-07-20 08:00:00

低空經濟|產業規模¥1.5萬億 中國無人機為何「飛得高」?

分享:
低空經濟|產業規模¥1.5萬億 中國無人機為何「飛得高」?

低空經濟|產業規模¥1.5萬億 中國無人機為何「飛得高」?

所謂「低空經濟」,簡單來說是高度1,000米以下,並利用無人機等進行的各類經濟活動。這既是一種新興經濟形態,也是近年來在中國備受關注的新興產業,被視作「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

文章出處:「當代中國」網站

低空經濟「飛得高」 無人機是主力

adblk5
(當代中國製圖)

(當代中國製圖)

作為新興領域,中國低空經濟的產業規模非常驚人。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低空經濟產業總規模高達約6,700億元(人民幣.下同),2025年有望倍增至1.5萬億元人民幣。到了2035年,更預計將突破3.5萬億元。

低空經濟的眾多領域當中,無人機堪稱是「主力」,其在2024年的產業規模達1,737億元,在物流、農業、巡檢等多個領域發揮關鍵作用。

國家政策推動低空經濟「飛得起」

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龐大,前景非常樂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龐大,前景非常樂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低空經濟之所以「飛得起」,創新是一大重要優勢,相關專利累計申請量佔全球總量高達70%,具有領先地位。

其成功離不開政策、基建與監管的全方面支持。事實上,低空經濟發展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並非一日之功。早在2021年,政府就在《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首次明確提到,要將低空經濟納入國家交通戰略體系,指明發展方向。

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低空經濟定義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這標誌着低空經濟被提升到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層面,獲得政府高度重視和全面推動。

及後,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地方政府積極響應,深圳、廣州、合肥、長沙等地陸續出台支持政策和實施細則,探索低空經濟的應用落地。

基建及監管助低空經濟「飛得遠」

無人機應用是低空經濟的「主力」,場景非常廣泛。(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無人機應用是低空經濟的「主力」,場景非常廣泛。(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低空經濟的要「飛得遠」,基建齊備及監管有方也很重要。

以無人機為例,其規模化應用非常依賴穩定、高速的通訊網路,以便指揮調度及傳送資料。因此網絡基建堪稱是低空經濟的「神經系統」。

中國現時在5G及更先進的5G-A(5G-Advanced)網路建設是世界前列,後者更已覆蓋超過330個城市,提供強大的通訊保障。

無人機應用愈廣泛,意味着裝置數量會愈來愈多。為了確保低空飛行的安全和有序,中國民航局已建設無人機運行管理系統(UOM),是現時全球規模最大、技術先進的民用無人機綜合監管平台之一。

截至2024年,UOM已有超過320萬間無人機相關企業登記註冊,對超過120萬架無人機進行有效註冊管理,並頒發了27萬張無人機操控員執照,初步解決低空飛行器「看得見、管得住」的難題,為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中國低空經濟未來可期

中國低空經濟正處於發展初期,全賴國家政策、基建設施、監管有方三管齊下,前景非常樂觀。

可以預期的是,隨着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基礎條件不斷提升和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中國低空經濟發展不僅可以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還將深刻改變所有人的生產生活方式。

利用無人機送外賣是低空經濟其中一個場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利用無人機送外賣是低空經濟其中一個場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於am730刊出,歡迎關注】

adblk6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