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只食一餐減肥?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增83%! 醫生揭3大養生關鍵
三餐變一餐不是減肥,而是減壽?有醫生指出,有研究指出,如果一天只吃一餐的話,其心血管病死亡風險會增加83%。而如果三餐之中戒掉其中一餐,也會令死亡風險增加。醫生指出,如果要延壽養生,有3大正確的飲食關鍵。
一日只食一餐減肥?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隨「斷食」風潮的興起,很多人以為「過午不食」為科學養生之道,並認為這是延壽的秘訣。然而,這一做法的根源其實來自佛教戒律,旨在幫助僧侶專注修行,而非追求健康。黃醫生解釋指,佛陀時代的僧侶為了避免沉迷於飲食,規定早晨托缽後只進食一次,中午過後不再進食。這是為了保持清心,而非基於現代醫學的考量。
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增83%!
黃醫生指,一項美國針對2.4萬名成年人的研究顯示,少吃一餐並不等於更健康,反而會增加死亡風險:
- 一天只吃一餐,死亡風險增加30%,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增加83%。
- 不吃早餐,死亡風險上升40%。
- 不吃午餐和晚餐,死亡風險分別增加12%和16%。
研究推薦一天三餐,每餐間隔約4.6至5.5小時,以維持穩定的能量和代謝。
黃醫生解釋,因為當長時間不進食,就會引致血糖大幅波動,導致出現頭暈、心悸或低血糖等症狀,直到進食下一餐後,暴食會加重腸胃負擔,而增加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對於5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實行「過午不食」的風險更大,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和肌少症,進而增加跌倒和免疫力下降的風險。
醫生揭3大養生關鍵
黃醫生指出,正確的飲食養生關鍵是:
- 小量多餐:維持血糖穩定,減少腸胃負擔。
- 控制熱量,選擇健康食材:選擇全穀、蔬果和優質蛋白,而非餓肚子。
- 根據個人需求調整:特別是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更應避免過度斷食。
黃醫生強調,「過午不食」更像是一種宗教戒律,而非科學的養生法。現代醫學提倡的應是均衡飲食和定時定量的攝取。若走錯飲食方向,不僅不會延壽,反而可能縮短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