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在研究訪問840名消費者,400名有使用遙距醫療的受訪者當中,六成人因行動不便、四成四人需要長期監察病情而使用,至於其餘440名沒有使用的受訪者當中,約一半擔心診症不準確、近四成表示不知道市場上哪些醫生有提供。
醫療衛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接受本報查詢時稱,醫委會2019年已公布《遠程醫療實務道德規範指引》,但業界都認為內容不太理想,又稱部分政府資助計劃並不允許醫生選用遙距醫療。他續說,市面上沒有由官方建立、市民容易查閱的醫生名單平台,建議藉此創建一個醫生平台,列出醫生會提供哪些服務、收費水平、是否提供遙距醫療服務、會否免費評估病人是否適合遙距醫療等資訊。
形容白名單變相賣廣告
此外,林哲玄又認為,遙距醫療對醫生而言只是一種工具,而不是讓商業機構招攬醫生壟斷市場,故反對消委會建議訂立白名單,認為這變相是替商業機構賣廣告。他建議,可在政府醫健通程式新增遙距醫療視像看診功能,因為醫患雙方要登入和核實身份、程式保安程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