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4-06-07 16:40:16

平機會推出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 籲客觀準確報道事件

分享:
平機會推出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 籲客觀準確報道事件

平機會推出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 籲客觀準確報道事件

平機會今日推出《媒體處理精神健康新聞指引》,建議媒體工作者遵從5大原則,包括力求準確、減少傷害、保護私隱、慎用語言及影像、幫助與支持受精神狀況影響的人士。指引建議客觀準確報道精神健康事件,避免污名化及負面標籤有精神健康需要和復元人士。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去年發生斬人事件,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梁珮琪說媒體當時的報道引起議論,她認為報道帶有負面標籤效應,令人以為精神病患者都有暴力傾向,亦令不少復元人士感到憂慮。

adblk5
抑鬱症症狀|自殺傾向:因認為自己沒有價值而出現輕生念頭,這是危險的徵狀,必須求醫 抑鬱症症狀|食慾改變:多數患者會變得食慾不振,長期下去會體重減輕。亦有小部分患者會食慾暴增 抑鬱症症狀|容易激動:情緒容易激動,旁人或感到反應過敏 抑鬱症症狀|情緒低落:容易感到悶悶不樂,無法感到開心,伴隨一些負面想法 抑鬱症症狀|對事物失去興趣:即使本身的興趣和嗜好,都變得不想去做、去玩 抑鬱症症狀|睡眠改變:抑鬱症患者往往會失眠,日間感到極度疲倦。也有患者會嗜睡、睡很久或不願起床 抑鬱症症狀|難以集中精神:受情緒影響,難以集中精神做一件事 抑鬱症症狀|覺得自己沒用:患者自我價值下降,認為自己一事無成,做的東西沒人欣賞、沒有用處

平機會行政總監朱崇文指,媒體報道精神健康事件時,應避免使用象徵暴力或令人易有不安聯想的影像,因為「有時候一張相就會令到成件事放大咗」。他期望媒體報道時避免猜測、假設,或籠統地概括精神病患的狀況以及事件成因,以免令人將精神健康問題與暴力掛鉤,錯誤理解精神健康問題。

公眾亦應跟從指引

除了媒體工作者,朱崇文指隨著社交媒體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每一個人也是內容創作者。他建議公眾亦應跟從指引,在公開平台發放有關精神健康的訊息時,秉持客觀持平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