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曾撰文<港島蓮香獨猶在>,期間歷改名、轉手、結業、重開等;不久前於尖沙咀開分店,延續近百年飲食文化,現更24小時營業,吸引附近酒吧客人及遊客不分晝夜光顧。翻查歷史資料,此前身在廣州名糕酥館婚慶餅店,光緒十五年改名連香樓。宣統二年,翰林學士陳如岳嘗其蓮蓉感出色,提議將「連」改「蓮」字,並書「蓮香樓」。1927年在中環皇后大道中設首間分店,文革期間廣州蓮香樓一度改名東升樓,此時省港兩店便各自獨立經營。文:何駿傑,圖:何駿傑,鍾式明
茶室酒家樓上樓
小時見分稱茶樓、茶館、茶室、酒家等,現多集中名酒樓,其營業時間及所售賣食物皆有分別。據1938年出版《香港指南》記載,茶樓早茶由凌晨5時至早上10時,午茶由中午12時至下午3時,晚茶由晚上7時至11時。茶價越高樓層越貴,二樓2分,然每層加1分,故俗指「有錢樓上樓,無錢地下踎茶室」。茶室由中午12時至下午3、4時營業,4時後兼賣酒菜至深夜2時。內文細寫石塘咀酒家營業時間為黃昏6、7時至深夜2時,宴客桌價約2至10多元,能看牌聽曲。隨時間流逝,相關文化驟然消失之際,幸這碩果僅存,茶韻裊裊。
茶濃髮梳油埕枳
抬頭仰見仿霓虹光管招牌,拾級而上望蓮花燈裝飾,內放兩層透明面木枱,頂勾金雀籠,牆掛紅底白字花碼菜牌,店員拿俗稱「揸死人頭」大水煲斟水洗茶。此飲茶分用茶盅及壺,前款雖難用,惟能感受舊時「一盅兩件」。書中云這屬經濟食法,「泡茶一盅,點心兩件」。在各茶款選普洱,湯色褐黑,陳厚醇和,舌滑喉嚨,配各一籠蝦餃及燒賣。前款外皮摺痕像髮梳,清晰分明,昔要求12至16摺,今約10摺,熟搓澄麵皮亮透粉白,夾起皮沒有爛掉,蝦肉餡鮮美,肥肉溶化成汁,筍粒爽口;後側外形收腰似油埕枳,該分乾蒸及蒸釀,前款如脯魚乾燒賣、乾蒸牛肉,後為豬潤、豬肚、鵪鶉蛋燒賣。這蟹子燒賣小巧玲瓏,色黃蛋皮少許穿破,人手切肉粒撈蝦肉、肥肉及冬菇,油潤綿軟,香氣四溢。
炸蒸鳳爪蓮蓉包
既名叫蓮香,當然要一嗜蓮蓉包風味。《廣州著名老字號》記當年糕酥館老製餅師陳師傅飲蓮子糖水時,想如何改善製餅技術,忽嗅一股清香甜味,頓望碗內蓮子,靈機一觸,決定使用這作餅餡料,由此出品獨具一格,後得「蓮蓉第一家」美譽。一籠三個,外皮光滑,黃蓮蓉餡甜而不俗,小角鹹蛋黃鬆化。這香遠益清,豉汁蒸鳳爪則醬濃馥郁。雞腳先汆水,接高溫炸6分鐘,撈起下八角、香葉等煲40分鐘,待熄火原煲浸40分鐘,剪掉腳甲後撈豆豉、海鮮醬、柱侯醬、南乳等花生墊底蒸5分鐘,筋軟吮汁,隨飲杯茶一洗味蕾。見點心車置裂皮叉燒包、鮮竹牛肉球、馬拉糕、小碗西米蓮蓉焗布甸等,蒸氣騰騰,賣相吸引。風波過後總放晴,期盼出塵透縷香。
蓮香樓/九龍尖沙咀金巴利道25號長利商業大廈1樓至2樓/電話:23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