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訊
2025-05-27 07:30:00

《地球夢工廠》第五集壓軸登場 韌性城市:香港的氣候適應之路

分享:

左起: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學生事務總監及高級講師劉鋭業博士、香港紅十字會社區備災高級經理楊綺華女士、香港紅十字會社區備災經理陳軒軒女士、氣候工匠聯合創辦人梁珮儀女士

YouTube 頻道《地球夢工廠》第五集於527壓軸登場,主題為「韌性城市—香港的氣候適應之路」。本集邀請香港紅十字會的社區備災高級經理楊綺華女士及社區備災經理陳軒軒女士擔任嘉賓,探討如何通過創新規劃、社區參與及政策支持,提升香港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並實現從個人到社區層面的全面氣候適應。本集以「韌性城市」的概念為核心,啟發觀眾思考如何共同建設一個更安全、更可持續的未來香港。 

極端天氣事件在全球範圍內愈發頻繁,香港作為一個高密度城市,面臨著日益加劇的氣候挑戰。颱風、暴雨及海平面上升對基建安全構成嚴峻威脅,並直接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本集深入剖析極端天氣對香港的影響,例如低窪地區的洪水危機、颱風導致的基建損毀及社區運作中斷等問題。嘉賓結合具體案例,分析哪些地區和群體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並探討如何針對性地提升這些地區的應對能力。 

adblk5

「韌性城市」強調城市在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時的適應力和恢復能力。本集介紹韌性城市建設的三大要素,包括基建韌性、社區韌性及政策規劃。綺華女士和陳軒軒女士分享香港紅十字會在相關領域的實踐經驗,例如薄扶林村跟許多舊村落一樣,年輕一代大多選擇搬到村外居住,導致村內人口老化和減少。老村民缺乏災害應對的知識與能力,社區亦漸漸失去活力。而薄扶林村低窪的地理格局為村民帶來災害威脅,經常受到颱風、暴雨和洪水等自然災害影響。「每逢風季,我們都十分擔心災害發生,這裡有許多老人家,能夠對他們的支援都很有限。」村民靖姨表示。

adblk6

他們亦指出,社區參與是韌性城市建設的核心。本集強調,城市的韌性不僅依賴於基建升級,更需要居民的主動參與。嘉賓分享香港紅十字會如何通過災前教育、實地演練及鄰里互助網絡,提升居民的氣候應對能力例如在本地社區舉辦防災工作坊,教導居民如何在颱風或暴雨來臨時自我保護,並透過模擬演練提升應急意識與行動力。此外,建立鄰里互助網絡也被視為一項重要措施,尤其是在災害期間,確保獨居長者或弱勢群體能夠及時獲得幫助。 

節目最後提供一些實用建議,幫助觀眾在日常生活中參與韌性城市的建設。例如,參與社區防災工作坊、支持氣候適應相關政策,以及減少個人的碳足跡。嘉賓指出,每一個小小的行動,例如節約能源、選擇可持續的交通方式或支持本地綠色項目,都能為應對氣候變化出一分力。節目希望啟發每位觀眾以行動參與,成為氣候適應的推動者,為香港的未來打造更安全、更可持續的生活環境。 

adblk7

《地球夢工廠》第五集將以粵語播出,片長約 20 30 分鐘,並以每周更新的形式推出。頻道製作團隊表示,希望通過這一集,讓觀眾更加了解氣候適應的重要性,並啟發他們從個人到社區層面積極參與韌性城市的建設,攜手應對未來的氣候挑戰。 最後,梁樂燊同學亦為是次YouTube頻道《地球夢工廠》提供豐富的資料。立即訂閱《地球夢工廠》,與我們一起探索建立本地韌性社區氣候適應的無限可能!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