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5-10 04:30:50
日報

聽力障礙是看不見的問題 嚴重聽障社工盼推共融教育加強社會理解

分享:
共融教育 聽障

陳錦堂到幼稚園為學生進行共融活動。

 「聽力障礙是看不見的障礙,不是單純在觀察上可發現,而是要在相處過程中才能感受到。」現年32歲雙耳有嚴重聽障陳錦堂指,成長過程中,身邊同學或朋友對聽障有誤解;中學後成績未如理想人生失了方向,蹉跎數年後,在中學老師啟發下,重新上學,現已成為註冊社工,並以自身經驗,走訪逾百間學校推共融教育,希望健聽者明白聽障者的需要,以及容易被社會忽視和誤解的情況。文︰鄧康翹

聾福會融合教育資源中心註冊社工陳錦堂稱,4歲時上幼稚園,老師察覺其聽力問題後,他求診後被診斷為中度至嚴重程度的聽障。但因害怕旁人異樣目光,他只佩戴單邊助聽器,因「無戴兩隻咁顯眼」,致長期無佩戴的左耳聽力退化更嚴重。他指,中小學在主流學校度過,學習可依賴翻譯網站和字幕機輔助。但與同學溝通,因聽障問題,常有誤解,更無奈的是,有不少人以為聽障者便能如電影角色般一定懂讀唇。

共融教育 聽障

陳錦堂

中學會考後成績不理想,再加上家庭經濟情況, 陳錦堂決定投身社會。第一份工作是在便利店做店務員,要經常接待陌生人,曾因「聽唔清」為顧客增值時出錯,自覺不適合對人的工作便辭職。第二份工是不用對人的夜更滅蟲工作,他指「做了3至4年,發現愈做愈不開心。」當時深感迷惘的他回到母校與中學班主任面談,受其啟發盼用自身經歷幫助他人,並主動與聾福會接觸,重新訂立生涯規劃,咬緊牙關重返校園,由高級文憑升讀大學,順利完成社工學士學位。

Ad Block

他形容,聽障恍如他的「心魔」,少年時會將所有挫折歸咎於聽障上,多年後才懂得與自己和解 ,而「時至今日,有時照鏡見到戴助聽器,心理上仍有落差。」但認為聽障人士不一定要完全接受身體上的缺陷,學會與之共存更重要。

聾福會融合教育及資源中心於2014年成立,為就讀主流學校的聽障學生提供支援和輔導等服務,去年有逾百間學校參與。陳錦堂提到,接觸到的聽障學生普遍面對三大問題,包括自我形象、生涯規劃以及自我限制。他認為現時科技可提供協助,亦以自身經歷作鼓勵。

Ad Block

陳錦堂補充指,聽障學生在言語發音上較健聽學生來得困難,「即使學童有學習言語治療,但不代表其發音或說話能力非常流暢,這些情況下學童會擔心能否正常與同學交談。」健聽者要更包容。他續指,許多健聽人士對聽障了解貧乏,建議學校可為學生加強教育,令聽障學生融入校園生活時能更順暢,「長久的包容和體諒是要基於大家全面的理解,要真正明白聽障人士的需要和溝通模式,願意與他們接觸,而不是只憑一次兩次善意就可以做到。」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