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8-01 12:30:00

專注力不足會影響孩子的說話和聆聽?從咬字發音到語言理解

分享:
專注力不足會影響孩子的說話和聆聽?從咬字發音到語言理解

專注力不足會影響孩子的說話和聆聽?從咬字發音到語言理解

「我叫他說『香蕉』,他卻說成『香消』,還說我太快講完故事了!」不少家長對孩子說話含糊或聆聽理解慢有疑問,其實,除了語音或語言發展的因素,「注意力不足」往往是背後的關鍵之一。

專注力不足如何影響咬字發音?

對兒童來說,正確發音不單只是口肌運動的表現,更需要集中注意聆聽、模仿及記憶聲音的細節。如果孩子在學習語音的過程中「心不在焉」,他們可能未能清楚聽到或分辨正確的語音,從而導致說話含糊、發音錯誤。例如,常見的「S」與「Z」、「K」與「T」混淆,部分源於他們無法在聽覺上維持穩定的注意力來作出分辨與模仿。

聆聽理解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語言理解不單靠詞彙量,更需要孩子在聽故事、聽指令時保持專注,將語句中的關鍵訊息記住、理解、再作出回應。當孩子注意力不足,他們可能只能記住指令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導致做事「漏東漏西」、回答問題偏離重點,這也會影響日後的學習表現與人際互動。

怎樣在日常中強化「共同注意力」與「語音記憶力」?

1. 練習眼神追蹤與點名物件:
玩「找找看」遊戲,家長指著物件說名稱:「你睇睇,這是甚麼?」鼓勵孩子轉頭望向相同的物件。這種練習可以訓練孩子的「共同注意力」(Joint Attention),為語言學習打好基礎。

adblk6

2. 聽聲音做動作:
例如說:「當你聽到我拍手3下,就站起來。」這種活動能同時訓練孩子的聽覺注意力、短暫語音記憶及語言理解力,讓他們在遊戲中學習如何聆聽與反應。

3. 分段說故事:
 講故事時不要一次過講完,可以故意停下來問:「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事?」或讓孩子重述剛剛的內容。這有助提升聽覺記憶及語言理解能力,也鼓勵主動參與。

4. 每日一個聲音遊戲:
 例如:模仿動物叫聲、分辨長短音、找出「開始一樣聲音」的詞語等,都是提升語音記憶的好方法。

專注力是語言發展的「隱形地基」,若沒有穩固的注意力支持,咬字清晰度與理解能力都難以建立。家長若發現孩子在發音或理解方面有困難,除了評估語言能力外,也應觀察孩子是否能專注於聲音或語句上。透過遊戲化的互動練習,孩子不但能快樂學習,更能一步步建立清晰表達與有效溝通的能力。

言語治療師、特殊幼兒導師Ms Wincy
www.hkca.care
香港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