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6-06-16 12:15:00

身心社靈的照顧

分享:

朋友的爺爺陳伯(假名)一年前不幸確診末期肺癌,當時醫生估計他只有半年壽命,陳伯決定放棄治療,寧願待在家中渡過最後歲月,但從此他就變得消沉、又不肯與家人傾訴,人變得愈來愈沉默。雖然朋友及兒孫們隔天便回家探望,但始終未能解開陳伯心裡的屈結,加上受到病情影響,愈來愈無胃口,身體亦愈來愈瘦弱。朋友曾經提議爺爺回醫院接受紓緩治療服務,但卻被其他家人一口拒絕,心怕爺爺回到醫院後,醫院只配方止痛藥給他,爺爺整天躺在床上等家人來探望會更孤獨。但本港的紓緩治療服務又是否如他們想像般呢?

紓緩治療服務是由專業醫護團隊包括醫生、護士、醫務社工和心理學家等組成,從身、心、社、靈幾方面紓緩病人身心的不適和不安。醫護人員會先評估病人的「身」體狀況,透過藥物減輕病人的痛楚。

不難想像,晚期病人除了飽受病魔折磨,身體承受著痛楚,內心充滿痛苦、恐懼和憂慮,靈實醫院紓緩治療科的醫護人員會從病人「心」理出發,透過聆聽,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例如會否有所牽掛、顧慮及心願等,從而解開他們心理屈結。而「社」方面就是指病人的社交,社工會透過經驗分享及家居探訪等了解病人及其家人的照顧需要,從而提供協助。此外,當病人餘下歲月愈少,他們對生命的無助感愈深,醫院的院牧會了解病人「靈」性上的需要,透過跟病人聊天,又或是跟病人一起祈禱,提供心靈關顧服務。當病人離世後,臨床心理學家還會繼續跟進個案,為家人提供哀傷治療。

adblk5

其實末期病人的治療道路上並非只有絕路,相反只要得到合適的紓緩治療,不論病人及家屬都可在生活質素、心理及生理上得到改善。

筆者︰基督教靈實協會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