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9-08-21 12:15:00

非友即敵的迷思

分享:

作者:Dr. Monica Fung, 臨床心理學家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人身安全得到保證,訴求得到回應,行為想法得到認同,生活得到支持,在身處的社會有歸屬感,期望憑自己努力,可以安居樂業,這些都是基本的心理需求。

當需求在正常途徑得不到滿足,人們就可能採取破壞性的行動來爭取,帶來社會不安。在動蕩的社會狀況中,媒體充斥著大量不同資訊,各有不同立場,令人覺得迷惘混亂,不知如何理解事實及對錯,產生無所適從的感覺。

要維持個人的心理穩定,就需要對現實的情況確立個人的理解,當想法得到同道者的贊同,互相交換意見而得到支持,覺得吾道不孤,於是對組群產生身份認同,不論是黃是藍、是警是民。

在心理學上有個關於群組的實驗,研究者將一群背景相似而又互不相識、行為良好的12歳男孩,隨機分成兩組,組員在首一星期在各自組群混熟,各自建立群體認同感,然後兩組人在營地進行一系列的比賽,敗方需要將己方利益如食物等給予勝出一方,隨著比賽進行,兩組人的敵意愈益加深,開始時只是互相漫駡,繼而焚燒對方隊旗,搗亂對方宿舍,更將財物搜掠一空,由於愈演愈烈,最終研究員要將兩組人分開。研究結果指出,當人在不同組群而有利益衝突時,很容易將同組的人視為朋友,其他組群的則是敵人,並且互相貶斥。

Ad Block

現今香港情況,社會貧富懸殊情況嚴重,社會不同政見團體互不尊重,在媒體上互相攻擊,甚至於身體襲擊,群體與群體、警察與民眾間過去的暴力和衝突,促成了對抗的意識形態,變得敵我分明。期望不同群體能夠在其認同身份之餘,同時亦能站在不同角度理解事情,保持客觀態度以守護核心價值,將香港變成一個更加美好的家作為目標。

Ad Block Ad Block
留言專區
Ad Block Ad Block
相關專欄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