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7-09-06 06:00:00

壞品味變經典 Iggy Pop神級搖滾

分享:

占渣木殊(Jim Jarmusch)去年拍成紀錄片《Iggy Pop神級搖滾》(原名《Gimme Danger》)。電影先在夏日國際電影節放映,並於10月正式公映。此片的英文原名Gimme Danger本來是樂隊名曲,中文名譯《Iggy Pop神級搖滾》,其實有誤。電影拍的只是Iggy Pop早期樂隊The Stooges,樂隊只推出過《Fun House》、《Raw Power》及《The Stooges》3張專輯,都被認為是傑作。紀錄片的骨幹就是訪問Iggy Pop及其隊友,講述樂隊組成至解散的過程。至於Iggy Pop(本名James Osterberg)的個人發展,例如76年至78年David Bowie替他監製的兩張超級名作《The Idiot》及《Lust for Life》,又例如他著名的瘋狂Stage Dive(指表演時在台上跳進人群)都沒提及。Iggy Pop跳台共跳了40年,直至2010年63歲,都跳傷了才宣布告別Stage Dive。

adblk5

 

搖滾迷值得睇
那麼紀錄片值得看嗎?對搖滾迷來說,值。電影由Iggy Pop講述成長作開首,年少時,他跟父母住在一架美式旅行拖車中,十多歲時,他學打鼓,竟然把成Set鼓架在客廳,天天打10小時,但母親非但不阻止他,還把主人房讓出給他打鼓,可知其思想之開放。於是,他十幾歲就開始組Band,不斷學習,直到有天他說不想「總看著別人的屁股」,才組成了The Stooges,由鼓手變成Frontman,成了主唱、樂隊焦點。已年屆七旬的Iggy Pop口沒遮攔,談當初組樂隊,有人教他吸毒,有助創作(他是搖滾界著名毒蟲),於是他買了,誰知賣家提著連根的生大麻來到他門口。大麻葉要經烘焙才能吸食,他竟然跑去洗衣店,入硬幣用乾衣機來烘乾,那味道飄滿全店。


看搖滾傳記紀錄片,總會看到樂隊的典故。樂隊名字取自喜劇組合The Three Stooges(3隻走狗),他們組成及要出碟前,還打過給原組合徵求同意!Iggy Pop從來都是祼半身表演,這原來是沿自他從前看得多法老王的資料;他喜歡在脖子穿狗環(樂隊的傳奇名曲叫〈I wanna be your dog〉我想做你條狗!),是某次經過寵物店突然想到的,他戴上了,還在街上遇上尊榮(John Wayne)!樂隊初組成時水平很差,逐步改進後,他們上門自薦,不收分文做MC5的暖場表演單位因而備受注目。


親述3張專輯灌錄經過
對The Stooges樂迷來說,由他們親自講述3張專輯灌錄過程才是全片重點。這可奇了,簽約到錄音室灌錄大碟時,他們只有4首歌,其餘都是被監製嫌不夠歌時,一日內寫起的,其中一首還是錄音才第一次玩,完全沒有彩排過,真夠傳奇!今天大家都覺得他們的專輯經典,但又有誰記得,當年頭專輯銷量平平,頭兩張出完就被解約,能出第3張專輯全因Bowie看上Iggy Pop,但原來收入又被Bowie的經理人大量剝削,樂隊是因為不能過活才解散。樂隊的經典及影響力,要經歷幾十年才被肯定,像結他手James Williamson,在樂隊解散後已到矽谷工作,離開樂壇。戲中談到MC5參與政治,但The Stooges從不理這些,他們的歌詞又短又簡單無聊,當年被批評為簡單、低俗、幼稚和不堪一提,後來卻因「虛無」瘋狂上了神枱。電影毋疑是不夠多角度,竟沒有訪問其他樂隊或重量級樂評人,他們的經典及影響力,還是被低估了。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