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筆者由於身體出了些毛病,不得不勤加健身,至今總算略見成效,同時也會留意世界各地人士從事健身的狀況。
筆者發現,即使近年日本的健身房數量增加了不少,但在街上看到身形上顯出曾進行健身訓練的男性出奇地少,鬧市中一天可能頂多只看到幾個。依筆者所觀察,這很可能與日本人普遍認為肌肉型男士多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或非文職工作,而頭腦優秀的人一定是較為纖細,肯定不會是肌肉發達有關,至少在劇集中的人物設定必定是這樣。這導致日本男裝的膊頭偏窄,個子稍大一點也穿不下,自然影響到出口和海外銷量;同時影視作品中男性角色的形象也因而受到嚴重限制,大都比較柔弱,容不下「大隻佬」角色,這些不同效果疊加之下,使得整個民族也缺乏陽剛味。
相反,可能由於軍訓的關係,韓國男性身形比較健碩,年輕男星休閒時也會勤去健身,清楚練出一身肌肉肯定不會有錯,男團偶像都練得一副精壯好身材,連帶培養出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而這些表現/現象就不斷透過韓流和Netflix等輻射到全球各地,對全球審美觀造成深遠影響,同時衝擊與之不相符的形態。
值得慶幸的是,香港的Gen Z對自己體態的要求頗高,喜歡三五成群上健身房,相信他們在中學時期已在學校學會了如何健身,並養成了運動的習慣,這將會在他們一生中受用無窮,但有否受韓流影響就不得而知。相比之下,比Gen Z年長的世代相對不太重視健身,也不具備如Gen Z般的健身知識,在今天注重透過阻力訓練和高蛋白飲食來達致增加肌肉的運動營養學理論下,難以享受這種鍛煉為健康帶來的種種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