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港行
有朋友在越南峴港搞了些生意,反正筆者之前沒有去過峴港,所以上周就走了一趟。
峴港是個典型的海灘度假城市,美溪沙灘綿延30公里,整個城市比想像中新及現代化,原來沿着海灘那一帶是近20年來才發展起來的,以前是一片農地,現在則是四、五星級酒店及豪華公寓林立,感覺有點像邁阿密(Miami),不過比之還新,物價亦低很多。海灘一帶也有很多幾層高的別墅和小洋房,不少是有設計的,令整個地區的風格相當一致。
之前筆者到訪胡志明市的時候,已發現越南人愛乾淨的程度,比泰國人過之而無不及——街上沒有垃圾,連普通餐廳的廁所也超乾淨,可能因此令遊客不敢造次,這一點超加分。
在機場早已發現,大部分國際航班是往返韓國的,後來才知道,原來峴港的外國旅客,韓國人佔六成之多。不過韓國人的旅遊習慣也很奇怪:即使到了越南,依然希望能吃到韓國菜,因此市內旅遊區反而最多的是韓國餐廳,當然筆者也嚐過,感覺上比香港的還正宗,但價錢只是香港一半。之不過,由於韓國旅客壓倒性地多,以及他們不愛吃韓國菜以外的菜式,反而窒礙了當地餐飲業的正常發展,令其他料理難以發展起來,即使當地西方旅客也不少,但西餐還是做不起來,大多只能經營酒吧。
之前筆者已發現,越南人搞旅遊比起泰國人至少落後20年。在峴港,海灘上很多地方是未開發的,只有一些酒吧和beach club,水上活動也未見完全發展起來;夜生活除了酒吧和風月場所以外,基本上是不太存在的,要shopping也沒有甚麼好買。以上種種因素令峴港作為一個高增長的旅遊城市,其想像與現實之間存在一定落差,但同時反映該地擁有相當潛力。
不可不提的是,當地雖以海鮮馳名,但烹調海鮮的手法實在是不敢恭維:海鮮大部分是水煮的,調味亦只有蒜茸等簡單口味。只要我們粵菜師傅肯過去露兩手,或將香港的避風塘風味帶過去,必然能在當地發揚光大、獨佔鰲頭。



